【寄太和旧游】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寄太和旧游]寄太和旧游原文
李暗桃春未是晚,可怜孤负海棠天。
故应陶写皆诗内,安得淋漓到酒边。
已办经营求散吏,便思潇潇泛江船。
相思异日题诗句,绕屋扶疏陶令篇。
[寄太和旧游]诗词问答
问:寄太和旧游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寄太和旧游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
[寄太和旧游]赵蕃寄太和旧游 书法图
寄太和旧游书法作品
[寄太和旧游]参考注释
[寄太和旧游]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寄太和旧游]负海
(1).背靠大海。《战国策·齐策一》:“南有 韩 魏 ,负海之国也,地广人众,兵强士勇,虽有百 秦 ,将无奈我何!”《新唐书·忠义传中·贾循》:“地南负海,北属 长城 ,林埌岑翳,寇所蔽伏。” 明 归有光 《遗王都御史书》:“ 嘉定 负海,去郡治二百里所,往来以潮汐为候。”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者西方数省,外稍负海,而内有险阻之形势。”
(2).借指边远国家,蛮夷之地。《管子·霸言》:“大国小大有谋,彊弱有形。服近而彊远,王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折节事强以避罪,小国之形也。” 尹知章 注:“谓以蛮夷攻蛮夷。蛮夷负海以为固,故曰负海。”
[寄太和旧游]陶写
谓怡悦情性,消愁解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语 王右军 曰:‘中年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輒作数日恶。’ 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别》词:“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鬢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觴。”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关河冻,雨雪频。不知何处醉斜曛,陶写见天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先生出了题目,要作八股,侄儿先就头大了;偶然学着对个策,做篇论,那还觉得活泼些;或者做个词章,也可以陶写自己的性情。”
[寄太和旧游]淋漓
(1) 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
淋漓不净
(2) 形容痛快
淋漓肺腑之言
[寄太和旧游]经营
(1) 筹划经管;组织计划
这届运动会真是煞费经营
韩魏之经营。—— 唐· 杜牧《阿房宫赋》
毕世而经营。——清· 黄宗羲《原君》
经营商业
(2) 规划治理
经营天下
(3) 往来
经营原野
[寄太和旧游]散吏
闲散的官吏。指有官阶而无职事的官员。《后汉书·胡广传》:“ 广 少孤贫,亲执家苦。长大,随辈入郡为散吏。” 唐 李颀 《裴尹东溪别业》诗:“清欢信可尚,散吏亦何有。” 宋 范仲淹 《酬滕子京同年》诗:“ 谢 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躭海上游。”
[寄太和旧游]潇潇
(1) 形容风雨急骤
风雨潇潇
(2) 形容毛毛雨
[寄太和旧游]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寄太和旧游]异日
(1) 以后的一天或一段时间
留待异日再议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往日;从前
异日情谊,记忆犹新
[寄太和旧游]诗句
诗的句子。亦泛指诗。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 侯生 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元 萨都剌 《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 三国 酒杯间。” 郭小川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寄太和旧游]扶疏
亦作“ 扶疎 ”。亦作“ 扶踈 ”。1.枝叶繁茂分披貌。《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粃,墝而专居则多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宋 姜夔 《虞美人·咏牡丹》词:“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明 刘基 《梅颂》:“扶踈萧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挠其节兮。”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一:“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
(2).回旋貌;飘散貌。《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 高诱 注:“扶疏,槃跚貌。”《文选·嵇康<琴赋>》:“忽飘摇以轻迈,乍留联而扶疏。” 李善 注:“言扶疏四布也。” 元 揭傒斯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诗:“方瞳緑鬢红氍毹,春酒摇荡香扶踈。”
[寄太和旧游]陶令
指 晋 陶潜 。 陶潜 曾任 彭泽 令,故称。 元 赵孟頫 《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 陶令 饮,从人皆笑 酈生 狂。” 毛 * 《登庐山》诗:“ 陶令 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宋代,赵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