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慕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永慕斋]永慕斋原文
丁戊已皆两度临,兹来专叩展哀忱。
我生我鞠敢殊视,不数不疏尽一心。
复此行斋驻永慕,听其流水送悲音。
明朝毕礼仍归去,留得题词对碧岑。
[永慕斋]诗词问答
问:永慕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永慕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永慕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永慕斋]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六
2. 始安皇考梓宫于丙辰冬送至各两泰陵次年奉地宫故丁巳戊午诣展谒及冬复圣母大故于丁酉夏即安奉两次泰东陵其一至仍遵前例于戊戌己亥亲诣谒祭
[永慕斋]参考注释
[永慕斋]我生
(1).我之行为。《易·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孔颖达 疏:“我生,我身所动。” 朱熹 本义:“我生,我之所行也。”
(2).生我者。指母亲。《后汉书·崔駰传》:“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 李贤 注:“我生,谓母也。”
[永慕斋]不数
数不清;无数。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近古以来,亡代有三,秽国不数。” 汪继培 笺:“秽,当作灭。” 彭铎 校正:“不数,即无数。” 宋 曾巩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时,士之能以特见於世者,率常不过三数人,其世之不数,其人之难得如此。”《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 扬州 番役把 吕祥 的衣服剥脱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绳拴在树的半中腰里,铁棍皮鞭,诸刑咸备……打了个不数。”
不亚于。 明 汪道昆 《高唐梦》:“想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无双,不数 庄生 陈説。”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画船纪艳》:“噫嘻! 钱塘江 上画船风景,诚不数 珠海 灯痕、 秦淮 月色也。”
[永慕斋]一心
(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永慕斋]行斋
(1).静修的斋室。 唐 周贺 《赠神遘上人》诗:“行斋罢讲仍香气,布褐离牀带雨痕。”
(2).犹游船,行进的船。 宋 时较大的船常以“斋”为名。 宋 辛弃疾 《沁园春·送赵景明知县东归》词:“锦帆画舫行斋。悵雪浪、粘天江影开。”
[永慕斋]永慕
长久思念。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南朝 梁武帝 《旌沉崇傃诏》:“方欲以永慕之晨,更为再期之始。” 唐 无名氏 《著胜六年判》:“坟抽细草,抚书带而增悲;牖掛残丝,拂琴絃而永慕。”
[永慕斋]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永慕斋]悲音
悲哀的声音。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晋 潘岳 《笙赋》:“乐声发而尽室欢,悲音奏而列坐泣。”
[永慕斋]明朝
〈方〉∶明天
[永慕斋]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永慕斋]题词
(1) 为勉励或留作纪念而写下的一段话
(2) 所题的词。冠于一部著作之前,以一种较正式或不甚正式的样式或方式,题写给予某人的姓名及祝贺词
(3) 序文
[永慕斋]碧岑
青山。 唐 杜甫 《上后园山脚》诗:“自我登陇首,十年经碧岑。” 明 陈子龙 《南乡子·春闺》词:“草色萋迷郎去路,沉沉,一带浮云断碧岑。” 清 李雯 《太平寺闻子规》诗:“谿山月出满青林,杜宇千声怨碧岑。”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