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_韩淲 | 宋代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作者:韩淲 朝代:宋代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原文

聚星亭下书堂水。
冬来欲问梅花使。
圭撮是何官。
人间有底难。
章泉词和去。
交道元如故。
转眼岁将穷。
溪头鹤发翁。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诗词问答

问:《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的作者是谁?答:韩淲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韩淲的名句有哪些?答:韩淲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参考注释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聚星

几颗恒星聚集成群而有力学联系的叫做聚星。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下书

指致送婚约;投递状纸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梅花使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诗曰:‘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 头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驛长不遇梅花使。”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圭撮

(1).古代两种很小的容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度长短者不失豪氂,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 孟康 曰:‘六十四黍为圭。’”

(2).比喻微量或微小。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壬寅漏成,进御,以考辰正晷、测表候阴,不谬圭撮,无乖黍累。” 唐 柳宗元 《故银青光禄大夫柳公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 章炳麟 《五无论》:“是则众生既尽,世界必无豪毛圭撮之存。”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有底

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交道

与…联系,与…来往

他任何时候都不与粗野人打交道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如故

(1) 同过去一样

使击柝如故。——《资治通鉴·唐纪》

室内摆设如故

(2) 如同老朋友

你大哥是个爽快人,咱们既然一见如故,应该要借杯酒叙叙,又何必推辞呢。——清·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转眼

转动眼珠子的功夫。形容时光飞逝

人生易老,转眼百年

转眼成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溪头

犹溪边。 唐 李端 《送客东归》诗:“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词:“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 吴伟业 《过诸乾一细林山馆》诗:“桥痕穿谷口,亭影压溪头。”

谿頭:犹溪中。 清 徐恪 《桃叶曲》:“五月南风来,谿头长莲叶。”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鹤发翁

白发老者。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白水鱼竿客,清秋鹤髮翁。” 宋 陆游 《过大蓬岭度绳桥至杜秀才山庄》诗:“负笼银釵女,鉏畬鹤髮翁。” 清 曹寅 《看西廊秋叶》诗之三:“颐老丹砂色,他年鹤髮翁。”

,

  • 【秋怀四首】_陈师道 | 宋代
  • 【秋怀四首】_陈师道 | 宋代 >> 【秋怀四首】_陈师道 | 宋代...

  • 【首夏】_释善珍 | 宋代
  • 【首夏】_释善珍 | 宋代 >> 【首夏】_释善珍 | 宋代...

  • 【偈颂二百零五首】_释正觉 | 宋代
  • 【偈颂二百零五首】_释正觉 | 宋代 >> 【偈颂二百零五首】_释正觉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