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二首】作者:释祖钦 朝代:宋代
[偈颂七十二首]偈颂七十二首原文
步行骑水牛,空手把锄头。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一理足,万事周。
一尘起,大地收。
机先别有活路,开口不在舌头。
[偈颂七十二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七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释祖钦
问:偈颂七十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祖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祖钦
[偈颂七十二首]释祖钦偈颂七十二首 书法图
偈颂七十二首书法作品
[偈颂七十二首]参考注释
[偈颂七十二首]步行
徒步行走
…使前人能从北非步行而至的一座陆上桥梁
我们将步行…到下一个营地
[偈颂七十二首]水牛
一种亚洲产的牛(Bubalus bubalis或Bos bubalis),角很大,作新月形,喜欢浸在水中。是耕水田的主要力畜
[偈颂七十二首]空手
(1) 徒手,赤手
空手搏熊罴猛兽
(2) 空着两手;一无所获
他在外边混了几年,但空手而归
(3) 指没有参照范本或图样(多用于刺绣、绘画等)
空手扎的花儿
[偈颂七十二首]锄头
〈方〉 ∶锄
[偈颂七十二首]人从
从人,随从的人
如今再去要他这园,不肯时,多叫些人从将花木尽打个稀烂,方出这气。——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偈颂七十二首]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偈颂七十二首]一理
(1).同一准则。《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 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明 胡居仁 《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
(2).一个道理。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 宋 真德秀 《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
(3).同一地理区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且 吴 与 越 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 吴 侵伐,大过五也。”
(4).温习一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偈颂七十二首]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偈颂七十二首]一尘
(1).一粒微尘。常喻事物的微小。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虽陋生於万物,若沙漠之一尘。” 唐 聂夷中 《古兴》诗:“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附上《周易》质疑若干条,一尘勺水,未必无补於高深,或去道尚远,亦示近日学问所到而已。”
(2).道家称一世为一尘。《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丁约》:“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 宋 孙觌 《奉寄沉理问》诗:“可怜仙凡一尘隔,哀乐纷纶殊不极。”
(3).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明 王守仁 《寄邹谦之》书:“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
[偈颂七十二首]大地
(1)
(2) 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偈颂七十二首]机先
事机萌动未发之时。《宋书·恩倖传·徐爰》:“自以体含德厚,识鑑机先,迷涂遂深,罔知革悟。”《新唐书·狄仁杰传》:“昔 董卓 之乱,神器播越, 卓 已诛禽,部曲无赦,故事穷变生,流毒京室。此由恩不溥洽,失在机先。”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一节:“﹝ 加富尔 ﹞乃决派重兵向 罗马 制机先,以防 加里波的 之运动。”
[偈颂七十二首]活路
泛指各种劳动
[偈颂七十二首]开口
(1) 张口说或笑
没等我开口,他就抢先替我说了
(2) 新刃磨、抢,使之锋利
(3) 河水冲破堤防
[偈颂七十二首]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偈颂七十二首]舌头
(1) 人和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根生在口腔底上
(2) 为了侦察敌情而活捉来的敌人
抓到一个舌头
宋代,释祖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