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爽之前瑞竹忽生】作者:喻良能 朝代:宋代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朝爽之前瑞竹忽生原文
好竹逾千个,数茎忽发生。
月明连理影,风细合欢声。
矫矫双鸳举,悠悠两凤鸣。
只应三昧手,彩笔画难成。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诗词问答
问:朝爽之前瑞竹忽生的作者是谁?答:喻良能
问:朝爽之前瑞竹忽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喻良能的名句有哪些?答:喻良能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喻良能朝爽之前瑞竹忽生 书法图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书法作品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参考注释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逾千
超过一千。 清 魏源 《秦中杂感》诗之一:“ 孔 孟 辙轘州未九, 尹 聃 牛背筴逾千。”《文汇报》1989.5.2:“ 湖州 发动社会齐抓共管,逾千初中流生返校。”《光明日报》1989.10.24:“中日友好医院开院五年培养人才逾千。”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发生
(1) 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发生事故
村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2) 出现
成功的婚姻不会自动发生,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3) 产生、兴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连理
(1) 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
东平陆上言木连理。——《后汉书·安帝纪》
(2) 比喻恩爱夫妻
结为连理
连理枝: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欢声
欢心地发出呼声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矫矫
(1) 形容英勇威武
矫矫大将
(2) 超凡脱俗,不同凡响
矫矫不群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双鸳
(1).一对鸳鸯。常用以比喻夫妻。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尒朱氏墓志铭》:“偃松千古,无寡鹤之悲;文梓百寻,还见双鸳之集。” 倪璠 注引《列异传》:“ 宋康王 埋 韩冯 夫妇,宿昔文梓生,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声音感人。” 宋 高观国 《玉楼春》词:“棹沉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
(2).指女子的一双绣鞋。 宋 吴文英 《风入松》词:“惆悵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宋 李演 《醉桃源》词:“双鸳初放步云轻,香帘蒸未晴。”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凤鸣
(1).凤凰鸣唱。比喻优美的乐声。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
(2).凤凰鸣唱。比喻夫妻感情和洽。 宋 吴坰 《五总志》:“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参见“ 凤鸣朝阳 ”。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三昧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朝爽之前瑞竹忽生]笔画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喻良能,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