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作者:曾觌 朝代:宋代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原文
上苑秾芳初雨晴。
香风袅袅泛轩楹。
犹记洛阳开小宴。
娇面。
粉光依约认倾城。
流落江南重此会。
相对。
金蕉蘸甲十分倾。
怕见人间春更好。
向道。
如今老去尚多情。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诗词问答
问: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的作者是谁?答:曾觌
问: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曾觌的名句有哪些?答:曾觌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参考注释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上苑
皇家的园林。 南朝 梁 徐君倩 《落日看还》诗:“妖姬竞早春,上苑逐名辰。”《新唐书·苏良嗣传》:“帝遣宦者采怪竹 江 南,将蒔上苑。”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之一:“离宫别馆树森森,秋色荒寒上苑深。” 吴梅 《风洞山·庆祝》:“欢庆,花发西宫,鶯啼上苑,官家几度好风景。”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秾芳
浓郁的芳香。 南唐 冯延巳 《莫思归》词:“花满名园酒满觴,且开笑口对穠芳。”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香风
(1).带有香气的风。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香风浄土之声,宝树鏗鏘之响,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杨师道 《赋终南山用风字韵应诏》:“登临日将晚,兰桂起香风。”《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贴里贴外,都换了时新华丽衣服,行动香风拂拂,比前更觉标致。” 刘半农 《饿》诗:“同时担子上的小火炉,煎着酱油,把香风一阵阵送来,叫他分外的饿。”
(2).比喻奢靡淫逸的风气。如: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冲破十里洋场的香风迷雾,保持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袅袅
(1)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3)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4)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 *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轩楹
(1).堂前的廊柱。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势压苍崖险可惊,攀云半日到轩楹。” 清 盛锦 《空舲峡》诗:“爱此民居壮,凌空驾轩楹。”
(2).借指廊间。 唐 杜甫 《画鹰》诗:“絛鏇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宋 沉辽 《春日中和堂》诗:“春风迎我咲,宛转入轩楹。”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议婚》:“帘幙捲东风,翔集迁鶯贺燕;轩楹敞南岳,争看起凤腾蛟。”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洛阳
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97万。中国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交汇于此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小宴
小型而随便的宴会。 唐 白居易 《江楼偶宴赠同座》诗:“南浦閒行罢,西楼小宴时。” 宋 陆游 《赋山阴风物》:“却就水亭开小宴,綉帘银烛看归舟。”《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父母既不在家,何不要进来,再开他壜好酒,你我三个人作个赏菊小宴呢?”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娇面
娇美的容貌。 唐 刘希夷 《公子行》:“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宋 陈师道 《卜算子·送梅花与赵使君》词:“梅岭数枝春,疎影斜临水。不借芳华只自香,娇面长如洗。”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依约
(1).依据;沿袭。《隋书·王劭传》:“採民间歌謡,引图书讖讳,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感誌》,合三十卷,奏之。” 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谨依约庙则,每岁以二至、二分暨正旦,与宗 积 彼此奉祀於治所。” 明 梅鷟 《尚书考异》:“出 孔 壁中者,尽后儒伪作,大抵依约诸经《论》《孟》中语,并窃其字句而缘饰之。”
(2).仿佛;隐约。 唐 刘兼 《登郡楼书怀》诗:“天际寂寥无雁下,云端依约有僧行。” 宋 晏殊 《少年游》词:“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诗:“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约两行书。” 胡怀琛 《与仲兄夜话》诗:“隔江依约闻丝竹,往事悽辛话乱离。”
(3).大约;大概。 唐 元稹 《和乐天示杨琼》诗:“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宋 苏轼 《江神子》词之三:“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 湘灵 。”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四章:“ 冯均 依约早到大半个时辰,他不知道开什么会。”
(4).形容情意 * 。 元 舒逊 《感皇恩》词:“谁道小窗萧索?青灯相伴我,情依约。” 明 吴承恩 《千秋岁》词:“芳草閒愁远,情依约,寸心刚被春拘管。”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倾城
(1) 全城;满城
倾城出动,围捕凶犯
(2) 形容女子艳丽,貌压全城
名花倾城,君王带笑
(3) 倾覆国家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流落
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乡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金蕉
(1).见“ 金蕉叶 ”。
(2).借指酒。 金 高宪 《焚香》诗之二:“正要金蕉引睡,不妨玉陇知音。”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蘸甲
酒斟满,捧觞蘸指甲。表示畅饮。 唐 杜牧 《后池泛舟送王十》诗:“为君蘸甲十分饮,应见离心一倍多。” 前蜀 韦庄 《中酒》诗:“南邻酒熟爱相招,蘸甲倾来緑满瓢。” 宋 辛弃疾 《临江仙》词:“垂肩金缕窄,蘸甲宝杯浓。”参阅 宋 朱翌 《猗觉寮杂志》卷上。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十分
(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见人
(1).中人,见证人。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二折:“你要借钱,我问你要三箇人,要一箇保人,要一箇见人,要一箇立文书人。”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只是其间委曲,怎生得箇明白的见人可也好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特请亲家到来,做个见人,与我每画个字儿。”
(2).谓与人相见。《红楼梦》第四六回:“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向道
(1).指引道路。 唐 韩愈 《送齐皞下第序》:“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亦难乎?为人嚮道者,不亦勤乎?” 朱熹 考异:“所谓人者,指应举者而言。为之作嚮道者,谓指引其道路所嚮。”
(2).指引路或引路的人。 清 戴名世 《纪红苗事》:“内地奸人诱使为 苗 嚮道,阑入攫取人畜。”《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昔 镇南王 不用嚮道,率众深入,不战自溃。”参见“ 嚮导 ”。
谓向慕道义。 宋 苏轼 《策略二》:“今者曾不得岁月之暇,则夫礼乐刑政教化之源,所以使天下回心而嚮道者,何时而议也。”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八旗子弟等﹞不必读书嚮道,以充其识力,由少爷而老爷、而大老爷、而大人、而中堂,红顶花翎,贯摇头上,尚书侍郎,殆若天职。”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老去
(1).谓人渐趋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 汪循 《老去》诗:“老去心还竞,春来花又新。”
(2).引申为老年;晚年。 沉从文 《<沉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 明 李东阳 《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定风波(赏牡丹席上走笔)]多情
重感情;富于感情,多指重爱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曾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