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肩舆登玉泉北峰】_乾隆 | 清代

【肩舆登玉泉北峰】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肩舆登玉泉北峰]肩舆登玉泉北峰原文

玉泉本双峰,南北对耸峙。

南则向恒登,登北今岁始。

允因寺初成,妙高与名矣。

喜新情之常,我殊未免此。

早秋复晓凉,磴栈遵迤逦。

肩舆旋转便,效勤固工彼。

五步十步憩,人劳恒廑尔。

岩亭历石衙,宋苑非所拟。

牝洞礼楞伽,那悟西来旨。

信哉小飞来,镌崖貌法喜。

下视绿云弥,却胜彼西子。

[肩舆登玉泉北峰]诗词问答

问:肩舆登玉泉北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肩舆登玉泉北峰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肩舆登玉泉北峰]注释

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九

2. 亦新与峰名

[肩舆登玉泉北峰]参考注释

[肩舆登玉泉北峰]玉泉

(1).传说中 昆仑山 上的泉名。 王充 《论衡·谈天》引 汉 司马迁 曰:“《禹本纪》言‘ 河 出 崑崙 ……其上有 玉泉 、 华池 。’”今本《史记·大宛列传论》作“ 醴泉 、 瑶池 ”。

(2).清泉的美称。 晋 陆机 《招隐》诗之一:“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荆州 、 清溪 、 秀壁 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 宋 苏舜钦 《天平山》诗:“石竇落玉泉,泠泠四时雨。”《群音类选·泰和记·桓元帅龙山会僚友》:“嶙峋古石吐清烟,峭壁千寻掛玉泉。”

(3).犹九泉。 唐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簿》诗:“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 唐 李白 《过四皓墓》诗:“荒凉千古跡,芜没四坟连。伊昔鍊金鼎,何年闭玉泉。”

(4).指酒。 宋 苏轼 《岁暮作和张常侍》诗:“我生有天禄,玄膺流玉泉。何事 陶彭泽 ,乏酒每形言。”

(5).仙药名。玉浆。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辟榖说》:“能服玉泉,使铅汞具体,去仙不远矣。”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玉》:“今仙经三十六水法中,化玉为玉浆,称为玉泉,服之长生不老,然功劣于自然泉液也。”

(6).口中津液。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杜大举》:“服玉泉法,去三尸,坚齿髮,除百病。玉泉者,舌下两脉津液是也。”

(7).墨名。 金 元好问 《赋南中杨生玉泉墨》诗:“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明 陆友 《墨史》:“其法不用松炬,而用灯煤, 子彬 得其遗法以授 耶律楚材 。 楚材 授其子 铸 ,使造一万丸,铭曰玉泉万笏。”参见“ 玉泉墨 ”。

(8).水名。出自 北京 市西北 玉泉山 下,流为 玉河 ,汇成 昆明湖 。出而东南流,环绕紫禁城,注入 大通河 。“玉泉垂虹”胜景即此。

[肩舆登玉泉北峰]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肩舆登玉泉北峰]耸峙

高耸矗立

危峰耸峙

金沙江流经横断山区,有许多两岸高山耸峙的峡谷地段

[肩舆登玉泉北峰]今岁

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肩舆登玉泉北峰]未免

(1) 实在是,不能不说是

你的发言未免长了些

(2) 不免

初次见面,未免有些拘束

[肩舆登玉泉北峰]早秋

入秋不久;刚过立秋之时

[肩舆登玉泉北峰]磴栈

在山岩上用木架成的路。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岁穷寒气骄,冰雪滑磴栈。”

[肩舆登玉泉北峰]迤逦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连绵貌。 南朝 齐 谢朓 《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

(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 银林堰 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 东三省 、内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与 俄 接壤。”

(4).缓行貌。《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别了众名姬,擕着琴剑书箱,扮作游学秀士,迤邐上路。”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尸,幸赖 法忍 扶余,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陈》:“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

(5).渐次;逐渐。 宋 苏轼 《与杨元素书》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餘可迤邐还。” 宋 贺铸 《更漏子》词:“迆邐黄昏,景阳鐘动,临风隐隐犹闻。”《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肩舆登玉泉北峰]肩舆

代步工具,由人抬着走

导使睿乘肩舆,具威仪。——《资治通鉴》。胡注:[肩舆,平肩舆也,人以肩举之而行。

[肩舆登玉泉北峰]旋转

绕一个轴转动

车轮在旋转

[肩舆登玉泉北峰]亭历

又写作[葶苈],草木植物,籽味苦,可入药

黄连苦杕亭历。——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肩舆登玉泉北峰]所拟

(1).所能比拟。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

(2).所作(文章)。《文选·陆机<文赋>》:“必所拟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 吕延济 注:“所作篇目或不殊古人之则,辞句闇合於古篇者。”

[肩舆登玉泉北峰]楞伽

亦作“ 楞迦 ”。1.山名。梵文音译。在古 师子国 (今 斯里兰卡 )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汉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非圆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顶人。”

(2).指《楞伽经》。梵名。有四种汉文译本,今存三种。此经提出五法、三性、八识等大乘教义,后人在诗文中常有征引。 唐 韦应物 《寄恒璨》诗:“今日郡斋閒,思问《楞伽》字。” 明 高启 《楞伽寺》诗:“《楞伽》义未晓,尘累方自耻。” 清 姚鼐 《法源寺》诗:“欲偕投紱老,终日问《楞迦》。”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法相名为《瑜伽师地》,虽与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师有几’之文。此则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

[肩舆登玉泉北峰]来旨

来信的旨意。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向所諮疑,谁能晓諭?若鄙言为谬,来旨必通。”

[肩舆登玉泉北峰]法喜

佛教语。谓闻见、参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维摩经·佛道品》:“法喜以为妻,慈悲以为女。” 南朝 梁武帝 《摩诃般若忏文》:“愿诸众生,离染著相,迴向法喜,安住禪悦。” 宋 苏轼 《赠王仲素寺丞》诗:“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 清 钱谦益 《莆阳陈氏寿宴》诗之二:“满室天花都不著,长留法喜伴 维摩 。”

[肩舆登玉泉北峰]下视

(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

(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肩舆登玉泉北峰]绿云

比喻女子黑而长的头发: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借指年轻女子:雪鬓苍苍配绿云。

[肩舆登玉泉北峰]西子

西施 。《孟子·离娄下》:“ 西子 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宋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 西湖 比 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明 王錂 《春芜记·构衅》:“东邻 季小姐 , 姮娥 月貌, 西子 花容,下官十分在意。”参见“ 西施 ”。

,

  • 【题钱谷雪景】_乾隆 | 清代
  • 【题钱谷雪景】_乾隆 | 清代 >> 【题钱谷雪景】_乾隆 | 清代...

  • 【降旨山东被旱各州县借给口粮并缓徵新旧钱粮诗以志事】_乾隆 | 清代
  • 【降旨山东被旱各州县借给口粮并缓徵新旧钱粮诗以志事】_乾隆 | 清代 >> 【降旨山东被旱各州县借给口粮并缓徵新旧钱粮诗以志事】_乾隆 | 清代...

  • 【香碞室】_乾隆 | 清代
  • 【香碞室】_乾隆 | 清代 >> 【香碞室】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