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寄头陀端公·其三】_李之世 | 明代

【寄头陀端公·其三】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寄头陀端公·其三]寄头陀端公·其三原文

三尺蒲1一1团七尺筇,四更残漏五更钟。

一声唤醒缘生梦,月在寒潭风在松。

[寄头陀端公·其三]诗词问答

问:寄头陀端公·其三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寄头陀端公·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寄头陀端公·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

[寄头陀端公·其三]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寄头陀端公·其三]参考注释

[寄头陀端公·其三]三尺

(1)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2)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寄头陀端公·其三]七尺

(1).古代指二十岁。《周礼·地官·乡大夫》:“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贾公彦 疏:“七尺谓年二十知者,案《韩诗外传》‘二十行役’,与此国中七尺同,则知七尺谓年二十。”

(2).指身躯。人身长约当古尺七尺,故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 唐 李颀 《古意》诗:“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清 孙枝蔚 《黄河舟中》诗:“七尺虽无用,临深亦可惊。” 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虽愚,岂以七尺易一官。”

[寄头陀端公·其三]四更

指晨一时至三时。 唐 杜甫 《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宋 陆游 《除夜雪》诗:“北风吹动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参见“ 五更 ”。

[寄头陀端公·其三]残漏

残夜将尽时的滴漏。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唐 独孤申叔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诗:“断絶如残漏,凄清不隔云。” 唐 郑谷 《春夕值省》诗:“流鶯百转和残漏,犹把芳尊藉露莎。” 宋 赵长卿 《眼儿媚》词:“殢人记得,叮嚀残漏,且慢明朝。”

[寄头陀端公·其三]五更

(1) 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寄头陀端公·其三]唤醒

促醒;弄醒

五点半就被起床号唤醒了

早上唤醒我

[寄头陀端公·其三]缘生

佛教语。谓一切有生灭的事物皆由众缘(犹条件)和合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仁王护国般若经·序品》:“深入缘生,空无相愿。” 章炳麟 《五无论》:“是故一二大士超人者出,诲之以断人道而絶其孳乳,教之以证无我而尽其缘生。”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三讲:“这是由于当时的般若理论有了全面的介绍,认识到缘生为空的道理。”

[寄头陀端公·其三]寒潭

寒凉的水潭。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凄凄阳卉腓,皎皎寒潭絜。”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许地山 《鬼赞》:“有一次,我独自在空山里走,除远处寒潭的鱼跃出水声略可听见以外,其余种种,都被月下的冷露幽闭住。”

,,

  • 【和连汝信】_伍衡 | 明代
  • 【和连汝信】_伍衡 | 明代 >> 【和连汝信】_伍衡 | 明代...

  • 【秋雨遣怀效白香山·其一】_李之世 | 明代
  • 【秋雨遣怀效白香山·其一】_李之世 | 明代 >> 【秋雨遣怀效白香山·其一】_李之世 | 明代...

  • 【寄怀罗华麓丈人】_李之世 | 明代
  • 【寄怀罗华麓丈人】_李之世 | 明代 >> 【寄怀罗华麓丈人】_李之世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