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无虞侍郎】作者:李正民 朝代:宋代
[赠刘无虞侍郎]赠刘无虞侍郎原文
粉户为郎赞冢卿,十年先后典铨衡。
要津讵可驰高足,大器于今见晚成。
相对樽前叹华发,宁于纸上校虚名。
万钉宝带知非称,欲买良田待退耕。
[赠刘无虞侍郎]诗词问答
问:赠刘无虞侍郎的作者是谁?答:李正民
问:赠刘无虞侍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赠刘无虞侍郎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正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正民
[赠刘无虞侍郎]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刘无虞侍郎]参考注释
[赠刘无虞侍郎]冢卿
孤卿;上卿。六卿中掌国政的人。《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于大庭。” 孔晁 注:“冢卿,孤卿。”《荀子·大略》:“冢卿不脩币。” 杨倞 注:“冢卿,上卿。”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追此讯前主,答云皆冢卿。”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铨部》:“冢卿无计定官衡,枯竹拈来却有灵。”
[赠刘无虞侍郎]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赠刘无虞侍郎]先后
(1) 先和后;早和晚
人来的不少,但总要分个先后
(2) 前后相继;陆续地;接连地
她先后去了美国、英国和德国求学
[赠刘无虞侍郎]典铨
主持选用官吏。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中:“先公典銓日,﹝ 蔡迨 ﹞以文卷来访。”
[赠刘无虞侍郎]要津
重要渡口,泛指水陆交通要道。比喻显要的地位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古诗十九首》
宾从杂遝实要津。——杜甫《丽人行》
位居要津
[赠刘无虞侍郎]讵可
岂可。《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詎可知,而闭长者乎?”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讣詎可相寻来。”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传》:“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节他适!”
[赠刘无虞侍郎]高足
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
高足弟子传授而已。——《世说新语·文学》
高阳许静民,镇军参军,善隶草, 羲之高足。——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亘采古来能书人名》
[赠刘无虞侍郎]大器
(1) 珍贵的器物
(2) 指能担负重任的人
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管子·小筐》
大器晚成
将来必成大器
[赠刘无虞侍郎]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赠刘无虞侍郎]晚成
谓年岁较大才有成就。《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宋 叶适 《丁少詹墓志铭》:“士当晚成之后,必垂功名。” 清 纳兰性德 《书<昌谷集>后》:“ 少陵 诗首见於冬日 雒城 謁 老子 庙时,为 开元 辛巳, 杜 年已三十,盖晚成者也。”
[赠刘无虞侍郎]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赠刘无虞侍郎]华发
斑白的头发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赠刘无虞侍郎]上校
军衔之一种,低于大校,高于中校
[赠刘无虞侍郎]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赠刘无虞侍郎]宝带
用珍宝装饰的佩带。《华严经·十回向品》:“阿僧祇宝带,垂布空中,庄严殊妙。”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犀带等启》:“ 魏君 宝带,特赐 刘楨 。”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罗襦宝带为君解, 燕 歌 赵 舞为君开。” 宋 苏轼 《谢宣召入院状》之一:“玉堂赐篆,仰 淳化 之弥文;宝带重金,佩 元丰 之新渥。” 元 迺贤 《送按摊不华万户湖广赴镇》诗:“腰间宝带悬金虎,马上春衫綉玉虬。”
[赠刘无虞侍郎]知非
(1).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 唐 白居易 《自咏》:“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余自少 陆机 作赋之二年,至过 蘧瑗 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钮琇 《觚賸·除夜觇士》:“﹝ 陈楚产 ﹞齿踰知非,始补弟子员。”
(2).省悟以往的错误。 唐 赵嘏 《东归道中》诗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宁调元 《东蜕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遥想待他年。”
[赠刘无虞侍郎]良田
肥沃的田地
千里良田
[赠刘无虞侍郎]退耕
把已改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他用(林、牧、渔等)
宋代,李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