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雷赴漕召】作者:曹彦约 朝代:宋代
[送雷赴漕召]送雷赴漕召原文
诏书隐隐下穹窿,已觉朝廷后此翁。
儒雅久称唐吏部,典刑今对汉申公。
薰风使者驱驰外,暇日斯民长养中。
麦陇秧田政如许,定应归报不言功。
[送雷赴漕召]诗词问答
问:送雷赴漕召的作者是谁?答:曹彦约
问:送雷赴漕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彦约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彦约
[送雷赴漕召]曹彦约送雷赴漕召 书法图
送雷赴漕召书法作品
[送雷赴漕召]参考注释
[送雷赴漕召]诏书
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
衣带诏书
[送雷赴漕召]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送雷赴漕召]穹窿
(1) 指天
(2) 中间高而四周下垂的样子
[送雷赴漕召]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送雷赴漕召]后此
在此以后
前此后此皆属过。——清·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送雷赴漕召]儒雅
风度温文尔雅
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汉书·张敞传》
[送雷赴漕召]吏部
(1)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时韩愈吏部权 京兆。——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吏部拟用左通政。——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
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
[送雷赴漕召]典刑
(1) 常刑
(2) 掌管刑罚
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
(3) 受死刑
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 关汉卿《窦娥冤》
[送雷赴漕召]薰风
(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 《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寧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
(2).相传 舜 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句,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风”指《南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有虞 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於元后,‘烂云’歌於列臣。” 宋 苏轼 《东阳水乐亭》诗:“鏗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伐君独喜。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送雷赴漕召]使者
(1) 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办事的人
欢迎来自亲密邻邦的友好使者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 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2) 比喻带来某种信息的人或事物
南国的人们也真懂得欣赏这些春天的使者。——《花城》
[送雷赴漕召]驱驰
(1) 策马快奔
军中不得驱驰
(2) 尽力奔走效劳
逐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驱使
驱驰毡裘之长。——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送雷赴漕召]暇日
闲暇的时日
安得使予多暇日。——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送雷赴漕召]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寇旱之餘,曾未朞岁,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巩 与斯民与蒙其幸!”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送雷赴漕召]养中
谓保养心中的精气。《庄子·人间世》:“且夫乘物以游心,託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成玄英 疏:“寄必然之事,养中和之心,斯真理之造极,应物之至妙者乎!” 陈鼓应 注:“‘养中’即保养心中之精气。”
[送雷赴漕召]麦陇
亦作“ 麦垄 ”。 1.麦田。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 唐 李白 《赠徐安宜》诗:“川光浄麦陇,日色明桑枝。” 宋 欧阳修 《山斋戏书绝句》之一:“蜜脾未满蜂採花,麦壠已深鳩唤雨。” 郭小川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当我写这诗篇的时候,绿色的麦垄还在向天边延伸。”
(2).麦田中的小路。 应修人 《麦陇上》:“伊只这么着,走在朝阳影里的麦陇上。”
[送雷赴漕召]秧田
培植稻秧的水田
[送雷赴漕召]如许
(1) 多么,这么
花儿美如许
(2) 如此多,那样多
这狗官竟贪污了如许资财
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发。——宋· 范成大《盘龙驿》
[送雷赴漕召]言功
谓陈述功绩。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二:“敢用明礼,言功上神。”
宋代,曹彦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