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原文
轻舸趣不已,东风吹绿蘋。
欲看梅市雪,知赏柳家春。
别意倾吴醑,芳声动越人。
山阴三月会,内史得嘉宾。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诗词问答
问:《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的作者是谁?答:皎然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皎然的名句有哪些?答:皎然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 书法图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818-49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参考注释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轻舸
快船;小船。《晋书·陶舆传》:“ 舆 率轻舸出其上流以击之,所向輒克。” 宋 陈亮 《青玉案》词:“黄犬书来何日许? 輞川 轻舸, 杜陵 尊酒,半夜灯前雨。” 清 梦麟 《夜过青浦》诗:“轻舸寻归流,空波肆怡衍。”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不已
不停止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梅市
地名。在今 浙江 绍兴 境内。相传 汉 梅福 避 王莽 乱,至 会稽 ,人多依之,遂为村市。 唐 刘长卿 《送人游越》诗:“ 梅市 门何在, 兰亭 水尚流。” 宋 秦观 《望海潮·越州怀古》词:“ 梅市 旧书, 兰亭 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清 钱谦益 《奉赠会稽倪太公十四韵》:“花深 梅市 诗尝徧,月满 柯亭 酒自斟。”参阅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知赏
赏识。《世说新语·赏誉下》“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濛 别传曰:‘ 濛 与 沛国 刘惔 齐名,时人以 濛 比 袁曜卿 , 惔 比 荀奉倩 ,而共交友,甚相知赏也’。”《北齐书·斛律羌举传》:“时 高祖 欲招怀远夷,令 羌举 使於 阿至罗 ,宣扬威德,前后称旨,甚被知赏。” 唐 李山甫 《刘员外寄移菊》诗:“深谢栽培与知赏,但惭终岁待重阳。”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别意
(1).离情。 唐 李咸用 《送别》诗:“别意説难尽,离盃深莫辞。” 宋 严仁 《鹧鸪天》词:“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好象一任晓风飐拂摇移,感慨有些别意,仿彿知道,这窗中人快要离他们远去万里了。”
(2).另外的意思。 清 李渔 《比目鱼·挥金》:“他竟全然不理,想来没有别意,一定是不肯零卖。”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芳声
美好的声誉。 汉 祢衡 《鹦鹉赋》:“於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 唐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之一:“定謚芳声远,移封大国新。” 明 徐渭 《赠陈君》诗:“ 陈君 在乡曲,少小驰芳声。”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越人
(1).疏远的人。《商君书·修权》:“故 尧 舜 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於治乱之道也。” 宋 苏洵 《兵制》:“及於 五代 , 燕 帅 刘守光 又从而为之,黥面湼手之制,天下遂以为常法,使之判然不得与齐民齿,故其人益復自弃,视齐民如越人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以天潢贵胄之近,而漠然如越人之视,亦可谓无心肝人矣。”
(2). 战国 时名医 扁鹊 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姓 秦 氏,名 越人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故 越人 见 齐桓 不振之徵於未觉之疾, 箕子 识 殷 人 鹿臺 之祸,於象箸之初。”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 吴 客漫陈《豪士赋》, 桓侯 初笑 越人 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海石》:“久不晤,岂精 越人 术耶?”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山阴
山坡背阴的一面;山的北侧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三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内史
(1).官名。 西周 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 春秋 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左传·襄公十年》:“使 周 内史选其族嗣,纳诸 霍 人,礼也。” 杜预 注:“内史,掌爵禄废置者。”《孔子家语·执辔》:“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
(2).官名。 秦 官,掌治理京师。 汉景帝 分置左右内史。 汉武帝 太初 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 二十六年, 蒙恬 因家世得为 秦 将,攻 齐 ,大破之,拜为内史。”《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景帝 即位,以 错 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
(3).官名。 西汉 初,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 隋 始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卷六:“ 汉 制,诸侯王国以相治民事,若郡之有太守也。 晋 则以内史行太守事,国除为郡,则復称太守,然二名往往混淆,史家亦互称之。”
(4).官名。 隋文帝 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 隋炀帝 改为内书省。 唐高祖 武德 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后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 唐 皇甫冉 《韦中丞西厅海榴》诗:“海花争让候榴花,犯雪先开内史家。”参阅《通志·职官三》、《旧唐书·职官志二》。
(5).古政区名。 秦 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 咸阳 (今 咸阳市 东北)。辖境相当今 陕西 关中平原 。 汉景帝 时分左、右 内史 。 武帝 时又分左、右 内史 为 京兆尹 、 左冯翊 和 右扶风 三个相当郡的政区,合称“三辅”。《汉书·地理志下》:“本 秦 京师为 内史 ,分天下作三十六郡。” 颜师古 注:“京师,天子所都畿内也。 秦 并天下,改立郡县,而京畿所统,特号 内史 ,言其在内,以别於诸郡守也。”
(6).复姓。 周 内史 叔兴 的后代,以官为氏。见《通志·氏族略四》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嘉宾
佳宾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唐代,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