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_罗从彦 | 宋代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作者:罗从彦 朝代:宋代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勉李愿中五首·其一原文

圣道由来自坦夷,休迷佛学惑他岐。

死灰槁本浑无用,缘置心官不肯思。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勉李愿中五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罗从彦
问:勉李愿中五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勉李愿中五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罗从彦的名句有哪些?答:罗从彦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2. 愿中以书求道甚力,作诗五首以勉其意。然借视听于聋盲,未知是否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参考注释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圣道

(1).圣人之道。也特指 孔子 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汉 扬雄 《法言·问明》:“甚矣,圣道无益於庸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 秦 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姦以待下。”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復振,恐须革正,以赞鸿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见圣道之全者惟 颜子 。”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时候是 清 朝末年, 孔夫子 已经有了‘ 大成至圣文宣王 ’这一个阔得可怕的头衔,不消说,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国的时代。”

(2).佛教谓出离生死烦恼之道。即“四圣諦”与“八正道”的合称。《成实论·四无畏品》:“谓修圣道不能尽结,既不尽结,何能离苦?”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上:“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圣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浄土。” 宋 陆游 《自警》诗:“圣道功殊浅,尘缘习未除。”参见“ 八正道 ”。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来自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坦夷

坦率平易。 清 先著 《张南邨先生传》:“ 南邨 为人,坦夷近情,不为矫激之言,不为崖异之行。”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佛学

佛教的学问。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下:“始 晋 初为佛学者皆从其师姓,如 支遁 本姓 关 ,从 支谦 学,故为 支道安 。”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一无紧要居士,能以几句閒言语,能使天下人尽弃妻子功名,以从事於佛学乎?” 孟祥才 《梁启超传》二:“ 康有为 的教学内容,不是当时通行的‘四书’‘五经’、陈腐八股,而是以 孔 学、佛学、 宋 明 理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序论:“ 中国 佛学是随着由 印度 传来的佛教而产生的一种宗教哲学。”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他岐

(1).指岔道,歧路。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迴首卿相位,通途无他岐;岂论校书郎,袍笏光参差。”

(2).指左道,邪道。 明 李东阳 《书耿氏家藏公牍后》:“当是时,非大家世族而能以儒为籍,不为他岐异术所汩,又幸而不罹于坑焚之厄,以待图籍之收,盖亦难矣。”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灰槁

见“ 灰心槁形 ”。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无用

(1) 不适用的

无用而傲慢自大的文职人员

(2) 没有价值或意义的;没有用处或效果的

在字母表中无用的字母

[勉李愿中五首·其一]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

  • 【葛洪丹灶】_释清外 | 宋代
  • 【葛洪丹灶】_释清外 | 宋代 >> 【葛洪丹灶】_释清外 | 宋代...

  • 【书怀奉简张谦父】_陈藻 | 宋代
  • 【书怀奉简张谦父】_陈藻 | 宋代 >> 【书怀奉简张谦父】_陈藻 | 宋代...

  • 【海棠盛开而雨】_方岳 | 宋代
  • 【海棠盛开而雨】_方岳 | 宋代 >> 【海棠盛开而雨】_方岳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