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轩有会】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向绿轩有会]向绿轩有会原文
俯而视溪流,绿水已漪涟。
仰以观庭木,绿叶犹未鲜。
水木同清华,迟早偶殊焉。
向者属有心,于斯较半全。
不如轩受虚,无言付忘筌。
[向绿轩有会]诗词问答
问:向绿轩有会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向绿轩有会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向绿轩有会]注释
1.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
[向绿轩有会]参考注释
[向绿轩有会]溪流
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向绿轩有会]漪涟
微波
[向绿轩有会]清华
(1) 清秀华美
词藻清华
(2) 清雅美丽;清秀美韶
水木清华
(3) 清高显贵的门第或官职
[向绿轩有会]迟早
或早或晚
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清· 袁枚《祭妹文》
[向绿轩有会]向者
副词。以往,从前
向者辰发灵虚。——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清· 周容《芋老人传》
向者之香而甘
[向绿轩有会]有心
有某种想法
有心人
[向绿轩有会]于斯
同“ 於此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 之得材,於斯为贵。”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向绿轩有会]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向绿轩有会]忘筌
(1).忘记了捕鱼的筌。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语出《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通“ 筌 ”。 晋 何劭 《赠张华》诗:“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 唐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 * 常独泣,多士已忘筌。”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 始大悟,不觉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2).引申喻不值得重视的事或物。 唐 刘禹锡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诗:“曾向空门学坐禪,如今万事尽忘筌。” 元 王祯 《农书》卷二二:“资尔屈伸功用毕,莫将良器等忘筌。”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