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原文
山庄驻跸每移前,夏凊都因颐大年。
方泽祭过撰良日,三更节先避炎天。
后程缓进期安逸,此日先临抚市廛。
烟火万家仰昔咏,㿽勤恬养励乾乾。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诗词问答
问: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四
2. 今年夏至在五月初二日以闰在至前故较昨岁早二十日北郊礼成即涓吉启跸亦较上年早半月馀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参考注释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驻跸
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
一昨驻跸金墉,备尝游览。——《周书·宣帝纪》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夏凊
谓侍奉父母,夏天使之凉爽。《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孙希旦 集解引 方愨 《礼解》:“冬则温之,以御其寒;夏则凊之,以辟其暑。”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大年
(1) 春节
过大年
(2) ∶农业丰收年
(3) 果树结果的年或结果多的年
(4) 农历12月有30天的年份
(5) 春分点运动一整圈所需的约25800年的周期,在此期间天极环绕黄极描出一个完整的圆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方泽
即方丘。古代夏至祭地祇的方坛。因为坛设于泽中,故称。《广雅·释天》:“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 王念孙 疏证引《周礼·春官·大司乐》:“夏日至,於泽中之方邱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圆丘方泽,所以享天神地祇。” 宋 苏轼 《郊祀奏议》:“当郊之岁,以夏至祀地祇於方泽。”《六部成语·礼部》:“方泽:地坛之祭,掘地为方池,贮水以祭,谓之方泽。”
大泽。方,通“ 旁 ”。《文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邱。” 张铣 注:“方泽,大泽也。”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良日
吉日;好日子。《礼记·祭义》:“世妇卒蚕,奉茧以示君,遂献茧于夫人……及良日,夫人繅。” 陈澔 集说:“良日,吉日也。”《史记·淮阴侯列传》:“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说郛》卷六十引 晋 周处 《风土记》:“ 魏 时人或问 董勛 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於古,何也?’ 勛 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卜选良日,将迁 潞州 。”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三更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炎天
(1) 炎热的天气;炎热的夏天
炎天烈日
(2) 指南方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安逸
安闲舒服
退休了而且过着安逸的生活
贪图安逸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市廛
(1).市中店铺。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市,廛而不征。” 赵岐 注:“廛,市宅也。” 晋 左思 《蜀都赋》:“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市廛所会,万商之渊。”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今路上虽已见 中国 行人,而迁去者众,故市廛未开。”
(2).指店铺集中的市区。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山居良有异乎市廛。”《宣和遗事》前集:“由 后载门 出市私行,可以恣观市廛风景。”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那闹声,并不是市廛的喧嚷。”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烟火
(1) 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3) 烟花
教贲四叫花儿匠来,做几架烟火。——《 * 》
(4) 祭祖时点的香火,借指后嗣
(5) 指烽火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恬养
谓以恬静涵养性情。语本《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 郭象 注:“恬静而后知不荡,知不荡而性不失也。” 唐 元稹 有《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因成十八韵见寄〉,乐天前篇到时,适会予亦宴 镜湖 南亭 ,因述目前所睹以成酬答,末章亦示暇诚则势使之然,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诗。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序》:“余大父司徒公,虽贵仕而喜廉退恬养。”
[五月十四日至避暑山庄作]乾乾
(1).自强不息貌。《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 疏:“言每恒终竟此日,健健自强,勉力不有止息。” 宋 司马光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诗:“留为鑑中铭,晨夕思乾乾。” 明 方孝孺 《静学斋赋》:“旦潜心於冲漠兮,夕重之以乾乾。”
(2).敬慎貌。《文选·张衡<东都赋>》:“勤屡省,懋乾乾。” 薛综 注:“乾乾,敬也。” 三国 魏 曹植 《武帝诔》:“乾乾庶事,气过 方叔 。”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