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原文
父兄为学众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家势到今宜有后,士才如此岂无时。
久闻阳羡溪山好,颇与渊明性分宜。
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诗词问答
问: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问: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参考注释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父兄
(1) 父亲与兄长。
兼仗父兄之烈。——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泛指家中长辈,或用作偏义复词,指兄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为学
做学问;治学。《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夫古之人四十而仕,其行道为学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故其事业功德,老而益明,死而益光。” 许地山 《东野先生》:“他从不苟且,为学做事都很认真。”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众人
(1) 大多数人
众人都感到惊奇
(2) 大家
众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众人。——唐· 韩愈《师说》
为众人师。——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众人待其身。——唐· 韩愈《原毁》
众人皆以奢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泯然众人。——宋· 王安石《伤仲永》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小弟
(1) 幼弟
小弟闻姊来。——《乐府诗集·木兰诗》
(2) 男性朋友相互之间的谦称
(3) 年轻的男仆或男服务员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自奇
(1).自负不凡。 唐 韩愈 《归彭城》诗:“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宋 苏轼 《孔长源挽词》之一:“少年才气冠当时,晚节孤风益自奇。” 明 高启 《赠薛相士》诗:“顾影每自奇,磊落七尺长。”
(2).谓自得奇趣。 宋 张孝祥 《再和<雨入庐山>》:“借雨寻山故自奇,幕中佳客肯相随?”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有后
有后嗣。《左传·桓公二年》:“ 臧孙达 其有后於 鲁 乎!君违,不忘諫之以德。” 唐 韩愈 《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铭》:“何寿之不遐,而禄之不多,谓必有后,其又信然耶!”《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今日到你这座家庙,便叫 玉郎 奉主入祠,使你二位老人家无后如同有后。”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无时
(1).不定时,随时。《仪礼·既夕礼》:“哭昼夜无时。” 郑玄 注:“哀至则哭,非必朝夕。”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贾鲁河改道》:“今屡濬屡塞,而 黄河 又衝决无时,侵逼益甚。”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于时,我更起居‘无时’,不是游息的‘无时’,而是劳作的‘无时’。”
(2).不知何时。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山脩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3).没有一刻;无有一时。《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氏 也。” 唐 岑参 《送郑堪归东京氾水别业》诗:“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閒。”《<艾青诗选>自序》:“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无时不在闪耀着形象思维的光辉。”
(4).不逢时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或有志而无时,或美才以兼累,追而慰之,并名为弔。”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阳羡
借指 宜兴 出产的茶。 宜兴 ,在今 江苏 。 秦 汉 时称 阳羡 ,故名。 宋 梅尧臣 《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诗:“顾渚及阳羡,又復下 越 茗。”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 张芸叟 《画墁録》云:‘ 有唐 茶品,以阳羡为上供,建溪、北苑未著也。’”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渊明
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性分
(1).犹天性,本性。《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新唐书·李尚隐传》:“及还,人或袖金以赠, 尚隐 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 宋 王安石 《寄阙下诸父兄弟示平甫兄弟》诗:“久闻 阳羡 溪山好,颇与 渊明 性分宜。” 严复 《辟韩》:“夫如是之民,则将莫不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矣,尚何有于强梗欺夺,尚何有于相为患害?”
(2).性命。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一出:“打得它大痛无声,夺去查果金珠。那 张叶 性分如何?慈鸦共喜鹊同枝,吉凶事全然未保。”
(3).犹情分。《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也因公子风流过甚,他两个期望过深,才用了个‘遣将不如激将’的法子……这正是他夫妻痛痒相关的性分。”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但愿
只希望;只愿
但愿我重新变得年轻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一门
(1).一道门户。《左传·定公十年》:“每出一门, 郈 人闭之。”《汉书·申屠嘉传》:“ 错 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
(2).一条门路;一个途径。《商君书·说民》:“塞私通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丈夫在富贵,岂必守一门。”《朱子语类》卷三九:“只有此一门,舍此则无从可仕,所以 颜 、 閔 寧不仕耳。”
(3).一族;一家。《韩非子·八经》:“下不一门,大臣不拥。”《汉书·李寻传》:“将军一门九侯,二十朱轮。” 唐 杜甫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诗:“ 京兆 先时杰,琳瑯照一门。”《水浒传》第五十回:“﹝ 李逵 ﹞把 扈太公 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 清 郑燮 《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曹 氏父子, 萧 家骨肉,一门之内,大小殊轨。”
(4).一个来源。《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閲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5).犹言一类。 晋 张华 《游猎篇》:“荣辱浑一门,安知恶与美。” 清 刘毓崧 《古谣谚序》:“ 臧 氏 懋循 之《诗所》、 郭 氏 子章 之《六语》,则謡谚并收,然皆以謡谚各列一门,而非以謡谚特编一集。”
(6).一种风格;一个派别。《南齐书·刘绘传》:“ 绘 为后进领袖,机悟多能。时 张融 、 周顒 竝有言工, 融 音旨缓韵, 顒 辞致綺捷, 绘 之言吐,又顿挫有风气。时人为之语曰:‘ 刘绘 贴宅,别开一门。’”《西游记》第二回:“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7).一件,一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一门亲事,十分指望着九。”《红楼梦》第一二○回:“叫他配一门正经亲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东西。” 老舍 《正红旗下》三:“ 福海 二哥大概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决定自己也去学一门手艺。”
(8).方言。一直;一个劲儿。 梁斌 《红旗谱》十三:“ 二贵 离不得哥哥,他们自小儿在一块长大,这一去,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只是一门里哭。”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贵仕
(1).显贵的官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夫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靖者与有几?” 杜预 注:“贵仕,贵位。” 晋 潘岳 《西征赋》:“或著显绩而婴时戮,或有大才而无贵仕。” 宋 吕陶 《上赵杂端书》:“以为危言一出,则主意骇动,美名贵仕,阶此而得。”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十九:“ 周生 怀荣禄, 孔公 轻贵仕。”亦指贵官。《陈书·蔡景历传》:“自阳九遘屯,天步艰阻,同彼贵仕,溺於巨寇,亟隣危殆,备践薄冰。”
(2).做高官。《旧唐书·柳璨传》:“宗人 璧 玭 ,贵仕於朝,鄙 璨 朴钝,不以诸宗齿之。”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将车
驾御车辆。《史记·田叔列传》:“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 长安 。” 司马贞 索隐:“将车,犹御车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乃使 元方 将车, 季方 持杖后从。” 元 萨都剌 《春游》诗:“明日城东看杏花,叮嚀童子早将车。”
宋代,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