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作者:王之道 朝代:宋代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原文
歌彻骊驹,酒斟醽醁,帆樯高映城楼。
绣衣携具,开宴话离愁。
两岸橙黄橘绿,一行雁、几点沙鸥。
情千万,相看无语,送我上孤舟。
悠悠。
冬向晚,梅花潜暖,随处香浮。
奈长亭饮散,无计淹留。
归路淮山百舍,空梦想、连岁清游。
烦双鲤,频将尺素,来往寄江流。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参考注释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骊驹
(1).纯黑色的马。亦泛指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驪驹。” 唐 杜甫 《奉寄别马巴州》诗:“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驪驹白玉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偶猎郊野,逢一美少年,跨驪驹,频频瞻顾。”
(2).逸《诗》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汉书·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驪驹》。’”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 文颖 曰:‘其辞云“驪驹在门,僕夫俱存;驪驹在路,僕夫整驾”也。’”后因以为典,指告别。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诗:“愿学 平原 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驪驹》。”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南北分别》:“愁藴结,心似裂,孤飞两处风与雪,肠断《驪驹》声惨切。” 清 朱彝尊 《送陈上舍还杭州》诗之一:“门外《驪驹》莫便催,红阑亭子上行杯。”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醽醁
亦作“醽淥”。美酒名。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藜藿嘉於八珍,寒泉旨於醽醁。” 宋 黄庭坚 《念奴娇》词:“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渌。” 元 曾瑞 《醉太平》曲:“ 苏堤 堤上寻芳树, 断桥 桥畔沽醽醁, 孤山 山下酹 林逋 。” 张昭汉 《久别琼玉表妹赋此志怀》诗:“诗思杂离情,宛如中醽醁。”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帆樯
(1) 船桅,桅杆
(2) 船帆与桅樯,常指舟楫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城楼
建筑在城门上供远望用的楼
晚间小东门自不戒慎,引着火药,延烧城外桥边一带,城楼不能见保。——《广东军务记》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绣衣
(1).彩绣的丝绸衣服。古代贵者所服。今多指饰以刺绣的丝质服装。《左传·闵公二年》:“﹝ 卫懿公 ﹞与夫人绣衣,曰:‘听於二子!’”《南史·崔祖思传》:“ 东阿 妇以绣衣赐死, 王景兴 以折米见誚。” 元 萨都剌 《鹦鹉曲》:“ 双成 小立各宫样,绣衣乌帽 高将军 。”
(2).见“ 绣衣直指 ”。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宴话
聚谈。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宁王》:“ 寧王 方集宾客讌话之际,鬻马牙人 麴神奴 者,请呈二马焉。”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离愁
离别的愁苦
离愁别绪(离别亲友的愁苦心情)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两岸
水流两旁的陆地。《宋书·刘钟传》:“ 循 先留别帅 范崇民 以精兵高舰据 南陵 ,夹屯两岸。”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茅盾 《子夜》一:“现在沿这 苏州河 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行雁
(1).成行的飞雁。 唐 李溟 《无题》诗:“向月片帆去,背云行雁来。”
(2).谓平行,平列。语本《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驂鴈行。” 郑玄 笺:“鴈行者,言与中服相次序。”《北史·薛叔传》:“若使选曹唯取年劳,不简贤否,使义均行雁,次若贯鱼,勘簿呼名,一吏足矣。数人而用,何谓銓衡?”
(3).指兄弟。谓如雁之飞翔有序。 清 赵翼 《吴门喜晤王述庵司寇》诗:“繄余年亦七十七,幸附殷兄列行雁。”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沙鸥
指栖息沙洲的鸥一类的水鸟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相看
亲自观看(多用于相亲)
明日接迎春家去住两日,以备人家相看。——《红楼梦》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无语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 * 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孤舟
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向晚
临近晚上的时候
向晚的风很凉爽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随处
到处;处处
只要有一粒种了,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松树的风格》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长亭
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立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饯别亲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淹留
长期逗留;羁留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百舍
百里一宿。谓长途跋涉。 南朝 梁 沉约 《让五兵尚书表》:“臣闻百舍之 赵 ,非宿舂所资;千里之 越 ,岂一苇能泝?” 唐 王维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诗:“逆旅到 三湘 ,长途应百舍。”参见“ 百舍重趼 ”。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空梦
幻梦。 胡万春 《生长在黄浦江边的人》:“想不到,他们只是做了一场空梦!”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连岁
1.见"连岁"。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清游
亦作“ 清游 ”。清雅游赏。 晋 潘岳 《萤火赋》:“翔太阴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宋 范成大 《送汪仲嘉侍郎使虏》诗:“清游不可迟,日日檥船待。”《红楼梦》第七六回:“ 黛玉 道:‘我先起一句现成的俗语罢。’因念道:‘三五中秋夕,’ 湘云 想了一想,道:‘清游拟上元。’” 郁达夫 《重访蓝亭有赠》诗:“去年今日题诗处,记得清游第二回。”
见“ 清游 ”。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双鲤
(1).两条鲤鱼。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 王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2).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的鱼形木板,常指代书信。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鬚致双鲤。”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古乐府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宋 张辑 《垂杨柳·寓谒金门》词:“前度兰舟送客,双鲤沉沉消息。”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自怜,双鲤音无见,离恨难传,知甚日大刀环。”一说是结为鲤鱼形的书信。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双鲤》:“古乐府诗:‘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据此诗,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即缄也,非如今人用蜡。《文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即此事也。下云烹鱼得书,亦譬况之言耳,非真烹也。”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尺素
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借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函绵邈于尺素。——陆机《文赋》
[满庭芳(和富宪公权饯别)]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宋代,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