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二首】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积雨二首]积雨二首原文
微阳力尚浅,未解破重阴。
云气山川满,江流日夜深。
冻牙生滞穗,余润及重衾。
泥泞沉车毂,农输绝苦心。
[积雨二首]诗词问答
问:积雨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积雨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积雨二首]参考注释
[积雨二首]微阳
(1).谓阳气始生。《逸周书·周月》:“微阳动于黄泉,阴降惨于万物。” 宋 苏轼 《贺邻帅及监司冬至启》:“气兆黄宫,復来於七日,候微阳之协应,知君子之汇征。”
(2).微弱的阳光。 晋 潘尼 《上巳日帝会天渊池诗》:“谷风散凝,微阳戒始。” 唐 李商隐 《燕台》诗之一:“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 唐 李频 《陕州题河上亭》诗:“秋色和远雨,暮色带微阳。”
[积雨二首]解破
(1).犹解剖。 宋 苏轼 《上圆丘合祭六议札子》:“仍乞下臣此章,付有司集议,如有异论,即须画一,解破臣所陈六议,使皆屈伏。”
(2).谓用某种法术将另一种法术破除。《水浒传》第九五回:“我这法非同小可,他如何便晓得解破?”
[积雨二首]重阴
亦作“ 重隂 ”。1.指云层密布的阴天。 汉 张衡 《南都赋》:“玄云合而重隂,谷风起而增哀。” 南朝 宋 谢惠连 《咏冬》:“繁云起重阴,迴飈流轻雪。”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连日重阴,人谓必雨。”
(2).指阴雨。 三国 魏 曹植 《赠王粲》诗:“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文选·成公绥<啸赋>》:“济洪灾於炎旱,反亢阳於重隂。” 李周翰 注:“云雨谓之重隂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亢阳则出谷颺尘,重阴则滔天凌丘。”
(3).指地下。
(4).犹浓阴。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山冈有餘暎,巖阿增重阴。” 唐 王维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緑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5).双重庇荫。 晋 潘岳 《杨荆州诔》:“余以顽蔽,覆露重隂。仰追先考,执友之心。”
[积雨二首]云气
稀薄游动的云
[积雨二首]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积雨二首]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积雨二首]牙生
即 伯牙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匠石 废斤於 郢 人, 牙生 輟弦於 钟子 。”参见“ 伯牙 ”。
[积雨二首]余润
(1).指丰润的肌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范启 与 郗嘉宾 书曰:‘ 子敬 举体无饶纵,掇皮无餘润。’”
(2).向四旁浸润或流淌的水。 唐 温庭筠 《休浣日西掖谒所知因成长句》:“ 荀令 凤池春婉娩,好将餘润变鱼龙。”《宋史·宋琪传》:“九年九月,上幸 景龙门 外观水磑,因谓侍臣曰:‘此水出於山源,清泠甘美,凡近河水味皆甘,岂非餘润之所及乎?’”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凡 河 水所经之地,如 陕西 东界…… 直隶 南界,五六省皆可资其餘润。”
(3).无穷的润泽。 唐 元稹 《表夏》诗之四:“玉委有餘润,飆驰无去踪。”
(4).比喻旁及的德泽、利益。 宋 秦观 《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诗:“乃知金仙妙难测,餘润普及霑凡枯。”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乡试取士滥额》:“是时 刘瑾 , 陕西 人, 焦芳 、 河南 人,故比周为奸,厚其桑梓,而 齐 晋 二省则以餘润见及,遂超 江 、 浙 、 闽 、 楚 四大省而出其上。”
(5).指额外经济收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客作 陈忠 ,主买菜蔬。儕辈皆谓其近多餘润,宜饗众。”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河工奢侈之风》:“每岁经费银数百万两,实用之工程者,十不及一,其餘供文武员弁之挥霍,大小衙门之酬应,过客游士之餘润。”
[积雨二首]重衾
两层被子。《文选·张华<杂诗>》:“重衾无暖气,挟纊如怀冰。” 吕延济 注:“衾,被也。” 宋 周邦彦 《尉迟杯·离恨》词:“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积雨二首]泥泞
(1)
(2) 烂泥淤积, 不好走
道路泥泞
遇泥泞。——《资治通鉴》
(3) 淤积的烂泥
陷入泥泞
[积雨二首]车毂
(1).车轮中心插轴的部分。亦泛指车轮。《汉书·韩延寿传》:“吏民数千人送至 渭城 ,老小扶持车轂,争奏酒炙。” 宋 苏辙 《立冬闻雷》诗:“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轂。”
(2).梨的一种。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滕处士》:“园中有梨,名车轂,围一尺,摘时先以布囊盛之,落地即碎。”
[积雨二首]苦心
(1) 辛苦耗费的心思或精力
一片苦心
(2) 费尽心思
苦心经营
宋代,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