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桂树·其二】_王弘诲 | 明代

【桂树·其二】作者:王弘诲 朝代:明代

[桂树·其二]桂树·其二原文

高干丛丛起,修枝袅袅垂。

个中清隐意,不令小山知。

[桂树·其二]诗词问答

问:桂树·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王弘诲
问:桂树·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桂树·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五绝
问:王弘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弘诲

[桂树·其二]注释

1.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桂树·其二]参考注释

[桂树·其二]高干

(1) 高级干部的简缩

高干住宅区

(2) 高大的枝干

[桂树·其二]丛丛

形容人或物聚集的样子。 五代 齐己 《闻落叶》诗:“来年未离此,还见碧丛丛。” 清 龚自珍 《京师悦生堂刻石》:“若夫草莽市井之人,丛丛而蝨蝨,不出於 黄 炎 ,其先未尝有得姓受氏之荣也。”

[桂树·其二]修枝

切除或割断、砍掉多余的树枝

修枝的最好时间

[桂树·其二]袅袅

(1)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3)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4)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 *

[桂树·其二]个中

此中;其中

个中消息

[桂树·其二]隐意

隐含或显露但没有直接表示的意义

在《旧约》的故事中看到了分析物质和精神之间关系的比喻性隐意

[桂树·其二]不令

(1).不善;不肖。《诗·小雅·十月之交》:“爗爗震电,不寧不令。” 郑玄 笺:“天下不安,政教不善之徵。”《左传·宣公十四年》:“寡君有不令之臣 达 ,构我敝邑於大国。” 唐 元稹 《莺莺传》:“慈母以弱子 * 见託,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佚之词!” 明 杨慎 《二伯论下》:“ 秦繆公 不幸而畜此不令之臣,千里而袭人,强贼之行也。”

(2).没有命令。《孙子·九地》:“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孔子家语·好生》:“ 孔子 曰:‘以此观之, 文王 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从,不教而听,至矣哉!’”

(3).不听从命令。《韩非子·说疑》:“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魏书·北海王详传》:“昔者, 淮 夷叛命,故有三年之举; 鬼方 不令,乃致淹载之师。”

[桂树·其二]小山

文体名。 汉 王逸 《<楚辞·招隐士>解题》:“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参见“ 大山小山 ”。

,,

  • 【题胡参军池亭·其一】_佘翔 | 明代
  • 【题胡参军池亭·其一】_佘翔 | 明代 >> 【题胡参军池亭·其一】_佘翔 | 明代...

  • 【送庄明府考绩之京】_李瑜 | 明代
  • 【送庄明府考绩之京】_李瑜 | 明代 >> 【送庄明府考绩之京】_李瑜 | 明代...

  • 【红白瓶梅】_沈榛 | 明代
  • 【红白瓶梅】_沈榛 | 明代 >> 【红白瓶梅】_沈榛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