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其九·学道十二首】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十二时·其九·学道十二首]十二时·其九·学道十二首原文
晡时申。法性契于尘。
善作无住相。生灭体为真。
[十二时·其九·学道十二首]诗词问答
问:十二时·其九·学道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十二时·其九·学道十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十二时·其九·学道十二首]注释
1. 押真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五
[十二时·其九·学道十二首]参考注释
[十二时·其九·学道十二首]法性
佛教语。真实不变、无所不在的体性。各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如来真法性,闻佛为众生。” 南朝 齐 周颙 《难张长史门论》:“般若所观,照穷法性。”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宗--今立法性即佛性。”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 弼 耽好玄理,尝与 孝静帝 谈佛性、法性。”
[十二时·其九·学道十二首]无住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唐 张说 《杂诗》之四:“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 谢勮 《游烂柯山》诗:“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十二时·其九·学道十二首]生灭
(1).佛教语。依因缘和合而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无,谓之“灭”。 南朝 宋 谢灵运 《<维摩经>十譬赞·电》:“倏烁惊电过,可见不可逐。恆物生灭后,谁復覈迟速。” 唐 顾况 《赠僧》诗之二:“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清 陈维崧 《念奴娇·春日同纬云南畊遍历南岳诸园林》词:“何限向来哀乐事,一笑浮沤生灭。”
(2).犹生死。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宋 范成大 《太师陈文恭公挽词》:“梦已 商 人奠,身犹 汉 相朝;古来贤达意,生灭两消摇。”
[十二时·其九·学道十二首]为真
官员由暂时代理转为实授。《汉书·韩延寿传》:“入守左冯翊,满岁称职为真。”《汉书·王尊传》:“迁光禄大夫,守京兆尹,后为真,凡三岁。”
十二时,唐代,学道十,敦煌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