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悟空寺赠僧】作者:鲍溶 朝代:唐代
[宿悟空寺赠僧]宿悟空寺赠僧原文
劳者谣烛蛾,致身何营营。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
往与本师别,人间买浮名。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
迷路喜未远,宿留化人城。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
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
[宿悟空寺赠僧]诗词问答
问:宿悟空寺赠僧的作者是谁?答:鲍溶
问:宿悟空寺赠僧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鲍溶的名句有哪些?答:鲍溶
[宿悟空寺赠僧]参考注释
[宿悟空寺赠僧]烛蛾
谓扑灯之蛾。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活,蚕茧自缠縈。”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二:“蚊幌雨来卷,烛蛾灯上稀。”
[宿悟空寺赠僧]致身
《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谓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七:“ 长安 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宿悟空寺赠僧]营营
(1) 象声词
营营青蝇
(2) 奔走钻营
毕生营营,追求名利
(3) 常含贬义
[宿悟空寺赠僧]雪山
常年积雪的高山
[宿悟空寺赠僧]本师
(1).犹祖师。《史记·乐毅列传论》:“ 乐臣公 学 黄帝 、 老子 ,其本师号曰 河上丈人 ,不知其所出。 河上丈人 教 安期生 , 安期生 教 毛翕公 , 毛翕公 教 乐瑕公 , 乐瑕公 教 乐臣公 。”
(2).所从受业的老师。《后汉书·桓荣传》:“ 世祖 从容问 汤 本师为谁, 汤 对曰:‘事 沛国 桓荣 。’” 宋 黄庭坚 《忆帝京·赠弹琵琶奴》词:“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水浒传》第五三回:“ 公孙胜 道:‘师父似这般的黄巾力士,有一千餘员,都是本师真人的伴当。’” 清 恽敬 《与李汀州》:“自 隋 唐 学禪者以山名、寺名称其本师, 南北宋 道学诸儒踵行之,各举本师所居之地为先生之称,后渐行之於非受业者。”
(3).佛教徒对释迦如来的尊称,意为根本的教师。 唐 白居易 《画西方帧记》:“我本师释迦如来言,从是西方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号极乐。”亦为僧徒对传戒师父的敬称。 五代 齐己 《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诗:“旧林诸姪在,还住本师房。”《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 墦臺寺 里监院。” 清 赵翼 《游高旻寺赠清凉上人》诗:“緇流三百辈,齐守本师风。”
[宿悟空寺赠僧]心地
(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万法,如地能长万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愿问第一义,回向心地初。——杜甫《谒文公上方》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子全书·学二》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镜花缘》
(3) 心情,心境
心地轻松
(4) 心胸、气量
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红楼梦》
[宿悟空寺赠僧]镜清
(1).镜面洁净。 唐 温庭筠 《寄渚宫遗民弘里生》诗:“镜清花并蒂,牀冷簟连心。” 宋 陈造 《惟安堂赋》:“云脱轴以阴合,水反壑而镜清。”
(2).比喻清明太平。 唐 裴度 《铸剑戟为农器赋》:“皇帝嗣位之十三载,寰海镜清,方隅砥平。”《旧唐书·令狐楚传》:“今陛下春秋鼎盛,寰海镜清。”
[宿悟空寺赠僧]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宿悟空寺赠僧]浮名
虚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伊余秉微尚,拙訥谢浮名。” 宋 林逋 《和酬泉南陈贤良高见赠》:“扬袂公车莫相调,浮名应未似身亲。”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予絶意浮名,不干寸禄。” 洪深 《现代戏剧导论》八:“望兄莫误于浮名,莫与旧势力握手!”
[宿悟空寺赠僧]朝光
(1).早晨的阳光。 南朝 宋 鲍照 《代堂上歌行》:“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唐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朝光入瓮牖,尸寝惊弊裘。” 宋 梅尧臣 《闻角》诗:“高树朝光动,城头落海蟾。”
(2).指朝阳或太阳。 唐 孟郊 《寄张籍》诗:“夜镜不照物,朝光何时昇。” 刘师亮 《续青羊宫花市竹枝词》:“邀邀约约踏春行,难得朝光陡放晴。归去大家休性急,今年通夜不关城。”
[宿悟空寺赠僧]不久
(1)
很快,不需太多时间
水库不久就能完工
(2)
指相隔不长的时间
插完秧不久就下了一场雨
(3)
离现在或过去某个时候不远的将来
好在桂升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久就要出来的,你放心好了
[宿悟空寺赠僧]火烧
表面没有芝麻的烧饼
[宿悟空寺赠僧]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
[宿悟空寺赠僧]迷路
迷失道路
他迷路了
[宿悟空寺赠僧]宿留
(1).停留;等待。《史记·孝武本纪》:“宿留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閒使求僊人以千数。” 司马贞 索隐:“宿留,迟待之意,若依字读,则言宿而留,亦是有所待,并通也。”《后汉书·韦义传》:“今岁垂尽,当选御史,意在相荐,子其宿留乎?” 李贤 注:“宿留,待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故 啟 宿留於 江陵 ,久之方行。”
(2).谓存之于心。《汉书·李寻传》:“唯弃须臾之间,宿留瞽言,考之文理,稽之《五经》,揆之圣意,以参天心。” 王先谦 补注:“此宿留,亦谓存其言於心,以待后时之参验也。”
(3).谓使宿卫、滞留。《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逊 书与 琮 曰:‘卿不师 日磾 ,而宿留 阿寄 ,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
[宿悟空寺赠僧]化人
(1).有幻术的人。《列子·周穆王》:“ 周穆王 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 张湛 注:“化幻人也。” 清 赵翼 《<小仓山房集>中有<咏物诗>戏用其韵镜》诗:“谁从对面偷描我,忽漫分身作化人。”
(2).指有道术的人。《关尹子·四符》:“譬如化人,若有厌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为妖,不名为道。”
(3).佛教谓佛、菩萨变形为人,以化度众生者。《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 周穆王 时, 文殊 、 目连 来化, 穆王 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是也。”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人游白水山》诗:“因随化人履巨迹,得与仙兄躡飞鞚。” 王十朋 注:“ 自水巖 有大足迹,世谓之佛迹。今‘化人’,则借以言佛耳。”
(4).仙人。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歷代化人,随机济物,大惟邦国,普及幽明,俱赖神功,咸承景貺。” 金 雷琯 《龙德宫》诗:“綵仗竟无金母降,仙裾犹忆化人携。” 清 吴伟业 《海市》之二:“灝气空濛万象来,非烟非雾化人裁。”
(5).劝化人;教化人。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夫帝王之道,理世也;释氏之教,化人也。理世之与化人,盖殊路而同归。” 宋 王禹偁 《柳府君墓碣铭》:“有 唐 以武勘乱,以文化人。”
[宿悟空寺赠僧]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宿悟空寺赠僧]了了
心里明白;清清楚楚;通达
不甚了了
心中了了
勾画了了。——明· 魏学洢《核舟记》
[宿悟空寺赠僧]维持
(1) 保持使继续存在
维持秩序
(2) 保护;维护
多亏他暗中维持,才得以平安无事
(3) 得意;威风
好不维持
[宿悟空寺赠僧]薝卜
梵语Campaka音译。又译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等。义译为郁金花。 唐 卢纶 《送静居法师》诗:“薝卜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卮子》﹝集解﹞引 苏颂 曰:“今南方及 西蜀 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俗説即西域薝卜也。夏秋结实如訶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南人竞种以售利。” 清 赵翼 《哈密瓜》诗:“君不见薝卜分根自 大实 ,茉莉购种从 波斯 。”
[宿悟空寺赠僧]心行
(1).谓心施仁德而不表露于外。《管子·形势》:“见与之交,几於不亲;见哀之役,於不结;见施之德,几於不报;四方所归,心行者也。” 尹知章 注:“心行而不见,则四方归之。”《管子·形势解》:“能心行德,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矣。”
(2).佛教语。变动不居之心。心以流行于事相为作用,故称。《法华经·方便品》:“佛知彼心行,故为説大乘。” 唐 白居易 《爱咏》诗:“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归依向一乘。坐倚绳牀闲自念,前生应是一诗僧。”
(3).犹品行。《北史·祖珽传》:“ 孝徵 心行虽薄,奇略出人,缓急真可冯仗。”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二:“ 仁皇帝 每曰‘某心行不佳’,后竟除平章事,盖 仁皇帝 盛德大度,不念旧恶故也。”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人物不撑达,服色儘奢华,心行更姦猾。”
唐代,鲍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