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原文
月镜水中央,光含淰淰凉。
自然宜玉宇,那是铸轩皇。
适可良游止,漫穷清夜长。
西南云又起,便雨正何妨。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诗词问答
问: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四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参考注释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月镜
石镜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亦借指月亮。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时异方贡玉人、石镜,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 唐 李峤 《八月奉教作》诗:“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 唐 皇甫湜 《出世篇》诗:“西摩月镜,东弄日珠。”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统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离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圆柱矗立在市广场中央
(2) 指国家或党派政治权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淰淰
散乱不定貌。 唐 杜甫 《放船》诗:“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仇兆鳌 注引 董斯张 曰:“淰淰者,状云物散而不定。”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心香》:“翠亭亭别是清虚境,淰淰云花映。” 清 钱谦益 《十三夜》诗:“浴鸥汀渚层层出,没鸖溪田淰淰流。”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玉宇
(1) 传说中神仙住的仙宫
(2) 华丽的宫殿
(3) 指天空,也借指宇宙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轩皇
即 黄帝 轩辕氏 。 汉 张衡 《同声歌》:“众夫所希见,天老教 轩皇 。” 唐 张说 《圣德颂》:“稽诸瑞典,昔祚 轩皇 ,而今表圣,土德以昌。” 清 魏源 《观往吟》之一:“君不见, 轩皇 画井始 辽东 。”参见“ 轩辕 ”。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适可
(1).适合;适宜。《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谈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 明 李贽 《答李见罗先生书》:“及其饱闷已过,情景适可,则仍旧如前锁门独坐而读我书也。”
(2).只能,仅仅可以。《百喻经·雇倩瓦师喻》:“此驴今者适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良游
亦作“ 良游 ”。1.犹畅游。 汉 刘桢 《黎阳山赋》:“良游未厌,白日潜暉。” 晋 谢混 《游西池》诗:“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宋 朱熹 《次秀野韵》之二:“卧看晓色忻初霽,起约良游醉好春。”
(2).指欢畅的游人。 唐 王维 《韦侍郎山居》诗:“良游盛簪紱,继跡多 夔 龙 。”
(3).驯良的鸟媒。《文选·潘岳<射雉赋>》:“良游呃喔,引之规里。” 徐爰 注:“良游,媒也。言媒呃喔其声,诱引令入可射之规内也。”
见“ 良游 ”。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清夜
清静的夜晚。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诗:“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内阁大臣,尤循常袭故,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捫心,其能 * 乎?”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泛平安月镜舟因题·其二]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