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_卢纶 | 唐代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作者:卢纶 朝代:唐代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送李校书赴东川幕原文

泥坂望青城,浮云与栈平。
字形知国号,眉势识山名。
编简尘封阁,戈鋋雪照营。
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诗词问答

问:送李校书赴东川幕的作者是谁?答:卢纶
问:送李校书赴东川幕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李校书赴东川幕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卢纶的名句有哪些?答:卢纶

全唐诗:卷280_11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参考注释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泥坂

土坡。 唐 卢纶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诗:“泥坂望 青城 ,浮云与栈平。” 唐 徐凝 《送马向入蜀》诗:“雨雪经泥坂,烟花望 锦城 。”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青城

(1). 宋 斋宫名。一在 南薰门 外,为祭天斋宫,谓之 南青城 ;一在 封丘门 外,为祭地斋宫,谓之 北青城 。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所谓 青城 ,止以青布为幕,画甃砌之文,旋结城闕。”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 大梁城 南五里号 青城 ,乃 金国 初 粘罕 驻军受 宋 二帝降处。当时后妃皇族皆诣焉,因尽俘而北。后 天兴 末, 末帝 东迁, 崔立 以城降,北兵亦于 青城 下寨,而后妃内族復诣此地,多僇死,亦可怪也。” 清 钱谦益 《向言上》:“ 宋 之亡也以 青城 ,金之亡也亦以 青城 。”

(2).指 青城山 。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 青城 仙洞, 黄石 祠坛。” 唐 郑巢 《题崔中丞北斋》诗:“何年各无事,高论宿 青城 。” 宋 陆游 《玉笈斋书事》诗之二:“剩分松屑为山信,明日 青城 有使行。” 清 吴伟业 《佘山遇姚翁出所画花鸟见赠》诗:“只今来 白石 ,当日住 青城 。”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字形

在COBOL语言中,按照关于数、字母数字(十进制)小数点位置和长度的特定规则对每一数据元或数据项目作的符号描述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国号

一国的称号,如汉、唐、宋、元、明、清等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眉势

犹今言派头,气派。《宣和遗事》前集:“恰去的那箇人,也不是制置并安抚,也不是御史与平章。那人眉势教大。”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二折:“谁待倚 唐丈 眉势威风显,我则怕养闺女为官分福浅。”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编简

书籍,多指史册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尘封

指物品放置过久,覆满灰尘

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戈鋋

(1).戈与鋋。亦泛指兵器。《文选·班固<东都赋>》:“元戎竟野,戈鋋彗云。” 李善 注:“《説文》曰:‘鋋,小矛也。’”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旌节罗广庭,戈鋋凛秋霜。” 清 顾炎武 《莱州》诗:“礮甲初传造,戈鋋已击屠。”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变化不知本原之害》:“彼西人之练兵也,其犹壮士之披甲胄而执戈鋋也。”

(2).借指战争。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一方昭泰,四境乂安,疫毒无侵,戈鋋不作。” 宋 文天祥 《高沙道中》诗:“一伻与一校,幸不逢戈鋋。” 清 秦松龄 《满目》诗:“满目红旗载米船,西南何日罢戈鋋。”泛指争斗、冲突。 宋 邵雍 《观棋长吟》:“座上戈鋋尝击搏,面前冰炭旋更移。”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证学》:“今人意见相左则衷起戈鋋;格调稍殊则眼分青白。”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雪照

用雪的反光来照明。谓苦学。 唐 方干 《偶作》诗:“夜学事须凭雪照,朝厨争奈絶烟何。”参见“ 雪窗萤几 ”。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男儿

(1) 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2) 指丈夫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聘用

聘请任用

聘用信息联络员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信笔

随手书写

信笔写来,直抒胸臆

,

  •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云是伪作)】_李白 | 唐代
  •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云是伪作)】_李白 | 唐代 >>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云是伪作)】_李白 | 唐代...

  • 【江村行】_张籍 | 唐代
  • 【江村行】_张籍 | 唐代 >> 【江村行】_张籍 | 唐代...

  • 【闻龟儿咏诗】_白居易 | 唐代
  • 【闻龟儿咏诗】_白居易 | 唐代 >> 【闻龟儿咏诗】_白居易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