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原文
世界依香水,朝宗映太微。
乾坤万古润,日月两丸飞。
水伯形疑幻,鲛人珠有辉。
鸿澜观至再,记自大东归。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诗词问答
问:《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八
2. 乾隆癸亥甲戌两巡盛京皆登澄海楼观海赋诗纪事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参考注释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世界
(1)
(2) 一切事物的总和
世界观
(3)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全世界
(4) 佛教指宇宙
大千世界
(5) 指社会状况
现在是什么世界,还允许你不讲理
(6) 领域;活动范围
内心世界
(7) 江山
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 朱家坏。——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8) 大家,众人
不看世界面上,一百年不理才好。——《 * 词话》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香水
香精油或其他香料的饱和水溶液,借蒸馏或将香料溶解制得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朝宗
(1).古代诸侯春、夏朝见天子。后泛称臣下朝见帝王。《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 唐 李舟 《为崔大夫请入奏表》:“将临元会之期,倍切朝宗之恋。” 宋 陆游 《福建到任谢表》:“咸造在廷,甫遂朝宗之愿。” 明 李攀龙 《上朱大司空》诗:“转餉十年军国壮,朝宗万里帝图雄。”
(2).指下属进见长官。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太傅 河南 褚裒 ,简穆有器识,时为 豫章 太守,出朝宗 亮 ( 庾亮 )。”
(3).比喻小水流注大水。《书·禹贡》:“ 江 汉 朝宗于海。” 孔颖达 疏:“朝宗是人事之名,水无性识,非有此义。以海水大而 江 汉 小,以小就大,似诸侯归於天子,假人事而言之也。” 唐 张九龄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诗:“独嘆 湘江 水,朝宗向北流。”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造物从来不好色,磨灭佳人,使尽罡风力。万泪朝宗 江 海溢,天公只当潮和汐。” 黄药眠 《我梦》诗:“我梦作羽薄的白云,飘流光海无踪--但我终是江波一滴,向着大海朝宗!”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太微
亦作“ 大微 ”。1.古代星官名。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之南,轸、翼之北,大角之西,轩辕之东。诸星以五帝座为中心,作屏藩状。《楚辞·远游》:“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大微之所居。” 王逸 注:“博访天庭在何处也。大,一作太。”《史记·天官书》:“衡,太微,三光之廷。匡卫十二星,藩臣:西,将;东,相;南四星,执法;中,端门;门左右,掖门。”古以为天庭。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之二:“步虚仙子脱尘鞿,身驾春风上太微。”
(2).用指朝廷或帝皇之居。 宋 沉遘 《谢两府三启》:“抱槧怀铅,出入乎承明之署;荷囊持橐,上下乎太微之廷。”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水伯
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 朝阳 之谷,神曰 天吴 ,是为 水伯 。” 明 宋濂 《风门洞碑》诗:“四子爽驰乘四熊,川君水伯扈以从。”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张汉潮渡汉江》:“信夫,国祚昌炽,水伯得以默然佑护也。”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月蚀》:“这时候我也并没有甚么怀乡的情趣,但总觉得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鲛人
(1).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杨慎 《升庵诗话·子书传记语似诗者》引《韩诗外传》:“ 荆山 不贵玉,鮫人不贵珠。”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唐 杜甫 《雨》诗之四:“神女花鈿落,鮫人织杼悲。” 端木蕻良 《女神》:“海的女神带着鲛人和蜃女,在绿色的云片里嬉戏。”
(2).捕鱼者,渔夫。 唐 杜甫 《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饔人受鱼鮫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 仇兆鳌 注:“鮫人,捕鱼者。”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龙涎,﹞鮫人採之,以为至宝。”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自大
自以为了不起;把自己的地位作用等看得很重要的,夸大自己的价值的
夜郎自大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十七·海]东归
指回故乡。因 汉 唐 皆都 长安 ,中原、 江 南人士辞京返里多言东归。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我心何怫鬱,思欲一东归。” 唐 郑谷 《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诗:“解印东归去,人情此际多。” 唐 郑谷 《贺进士骆用锡登第》诗:“春榜到春晚,一家荣一乡……好是东归日,高槐蕊半黄。”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