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原文
渊明有意自忘言,真处如今底处传。
客子若来问真意,镜中人影水中天。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诗词问答
问: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杨万里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 书法图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书法作品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参考注释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渊明
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底处
何处。 宋 杨万里 《山云》诗:“春从底处领云来,日日山头絮作堆。” 金 吴激 《风流子》词:“书剑忆游梁,当时事,底处不堪伤。”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客子
旅居异乡的人
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真意
(1) 真实的意义
生命的真意
(2) 真实的心意
真心真意
(3) 真实的意思;本意
他说的并不是我的真意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人影
(1).人的身影。 唐 张谓 《送裴侍御归上都》诗:“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宋 苏轼 《后赤壁赋》:“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极目荒凉,黯黯的夕阳,投着散乱的人影。”
(2).指人的踪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此道人未必是好人了。喫酒喫肉,又在此荒山居住,没个人影的所在。”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中天
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宋代,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