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浦桥下重送严维】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蛇浦桥下重送严维原文
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
黄叶一离一别,青山暮暮朝朝。
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
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诗词问答
问:蛇浦桥下重送严维的作者是谁?答:刘长卿
问:蛇浦桥下重送严维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蛇浦桥下重送严维是什么体裁?答:六古
问:刘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刘长卿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刘长卿蛇浦桥下重送严维 书法图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150_22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参考注释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秋风
秋天的风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飒飒
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秋风飒飒
寒雨飒飒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鸣条
(1).风吹树枝发声。《古文苑》卷十一引 汉 董仲舒 《雨雹对》:“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 晋 成公绥 《啸赋》:“动商则秋霖春降,奏角则谷风鸣条。” 宋 梅尧臣 《和人喜雨》:“夕风不鸣条,甘润忽周普。”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惜花四律>之二》:“微风欲来勤插棘,熏风有意不鸣条。”
(2).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 三国 魏 曹植 《橘赋》:“颺鸣条以流响,希 越 鸟之来栖。” 晋 陆机 《猛虎行》:“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3).古地名。在今 山西 运城 安邑镇 北,相传 商汤 伐 夏桀 战于此地。又名 高侯原 。《书·汤誓序》:“ 伊尹 相 汤 伐 桀 ,升自 陑 ,遂与 桀 战于 鸣条 之野,作《汤誓》。” 孔 传:“地在 安邑 之西。” 三国 魏 曹丕 《秋胡行》之一:“ 鸣条 之役,万举必全。”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相和
互相应和
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寂寥
(1) 空廓
寂寥无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寂静;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的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黄叶
(1).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 南朝 梁 丘迟 《赠何郎》诗:“檐际落黄叶,堦前网緑苔。” 唐 李白 《秋思》诗:“ 燕支 黄叶落,妾望 白登臺 。” 元 范梈 《题李白郎官湖》诗:“黄叶当头乱打人,门前繫着青驄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崔孝廉》:“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
(2).佛教语。以杨树黄叶为金,比喻天上乐果,能止人间众恶。 前蜀 贯休 《题惠琮律师院》诗:“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餘。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暮暮朝朝
犹言日日夜夜。 宋 李纲 《访李道士》诗:“自言身在此山中,暮暮朝朝看不足。” 元 张可久 《普天乐·收心》曲:“花花草草,暮暮朝朝,关心三月春,开口千金笑。”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牧羊哀话一》:“﹝ 赤壁江 ﹞,汇集万二千峰的溪流,暮暮朝朝,带着哀怨的声音,被那狂暴的 日本海 潮吞吸而去。”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寒江
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南朝 梁 何逊 《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旅人多忧思,寒江復寂寥。”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 朱熹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词:“暮江寒碧縈长路,路长縈碧寒江暮。” 清 黄鷟来 《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诗:“此时独乘艇,心接寒江月。”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高岸
风貌俨然
神武性深密高岸,终日俨然,人不能测。——《北史·齐本纪》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断桥
(1).毁坏的桥梁。 唐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之二:“断桥无復板,卧柳自生枝。” 宋 苏轼 《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断桥寻胜践,脱屨欣小揭。” 元 曹文晦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诗:“断桥归郭路,细雨过溪人。”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乩仙逸事》:“或遇枯木寒花,断桥流水,輒低徊不忍去。”
(2).桥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白堤 上。自 唐 以来已有此名。或言本名 宝祐桥 ,又名 段家桥 ,今罕有称者。 唐 张祜 《杭州孤山寺》诗:“ 断桥 荒蘚澁,空院落华深。”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湖山胜概》:“ 断桥 ,又名 段家桥 ,万柳如云,望如裙带。”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吴也仙》:“家住 西湖 断桥 北,緑杨深处有柴门。”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明日
明天
明日复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明日徐公来。——《战国策·齐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蛇浦桥下重送严维]回潮
(1) 原指已经晒干或烤干的东西又变潮湿
(2) 比喻已消失的事物或习惯又重新出现(多用于贬义)
刘长卿,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