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翁懒窝】作者:林宪 朝代:宋代
[李才翁懒窝]李才翁懒窝原文
终日云气厚,浸浸雨将倾。
如何才入夜,月轮皎如冰。
云去露飞洒,星稀天熨平。
正恐中秋节,未必如许清。
[李才翁懒窝]诗词问答
问:李才翁懒窝的作者是谁?答:林宪
问:李才翁懒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宪的名句有哪些?答:林宪
[李才翁懒窝]林宪李才翁懒窝 书法图
李才翁懒窝书法作品
[李才翁懒窝]参考注释
[李才翁懒窝]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李才翁懒窝]云气
稀薄游动的云
[李才翁懒窝]浸浸
(1).渐渐。《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宾客放为盗贼,发,輒入 高 氏,吏不敢追。浸浸日多,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其乱如此。” 明 徐榜 《济南纪政·回生》:“噫嘻! 徐生 之夫妻子女浸浸乎有生气矣。” 王闿运 《丁文诚诔》:“时冉冉而多留,老浸浸其欺人。” 孙中山 《社会主义的分析》:“伪説终不能胜真理,曩之经济学、统计学、天演论,亦浸浸现其不合公理之破绽。”
(2).形容程度深。 唐 尚颜 逸句:“浸浸 三楚 白,渺渺 九江 寒。”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萧注 ﹞得疾甚危殆,浸浸昏塞,不闻喘息声。” 明 袁宏道 《过吴戏东江进之》诗:“少年作客时,浸浸慕官长。”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八:“领略一回天然的美,可是寒意浸浸,鼻息都将冻绝。”
(3).汗、水等渗出貌。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二:“到了山头,迎面吹来一阵晨风,把爬山累得身上浸浸的汗都吹干了,濡湿的衣服贴在 邵一平 脊背上,反而感到凉了。”
[李才翁懒窝]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李才翁懒窝]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
[李才翁懒窝]月轮
(1) 指圆月
(2) 泛指月亮
[李才翁懒窝]飞洒
(1).飘散洒落。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联翩飞洒,徘徊委积。” 冰心 《最后的安息》:“只有微尘似的雨点,不住的飞洒。”
(2).特指 明 清 地主勾结官府,将田地赋税化整为零,分洒到其他农户的田地上,以逃避赋税的一种手段。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若钱粮作弊飞洒各区,则是家至户到,无不受其荼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谋同飞洒,不令主知。”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六章:“不知啥时候起就将别人的八分地钱粮飞洒到这三亩地上。”
[李才翁懒窝]熨平
(1) 以熨平机压平或使光滑(如湿的亚麻布)
(2) 一件刚熨好的衣服所具有平整和折痕的状态
一种能保持熨平状态的织品
[李才翁懒窝]中秋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李才翁懒窝]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李才翁懒窝]如许
(1) 多么,这么
花儿美如许
(2) 如此多,那样多
这狗官竟贪污了如许资财
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发。——宋· 范成大《盘龙驿》
宋代,林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