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凴高吟】作者:邵雍 朝代:宋代
[凴高吟]凴高吟原文
谁将酷烈千般毒,变作恩光一派深。
惆怅先民不复见,更凴高处尽沉吟。
[凴高吟]诗词问答
问:凴高吟的作者是谁?答:邵雍
问:凴高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邵雍的名句有哪些?答:邵雍
[凴高吟]参考注释
[凴高吟]酷烈
(1) 极其猛烈
酷烈的摧残
(2) 浓烈
[凴高吟]千般
多种多样。 唐 王维 《听百舌鸟》诗:“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刘大杰 《哀悼周总理》诗:“几度光荣接天颜,循循善诱话千般。”
[凴高吟]变作
(1).突然发生变化。《战国策·楚策四》:“ 襄王 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
(2).变乱发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 道光 二十年六月, 金田 变作。”
(3).变成,改变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邓九公 道:‘那时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是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我便变作一番哑然大笑。’”
[凴高吟]恩光
犹恩泽。 南朝 梁 江淹 《狱中上建平王书》:“大王惠以恩光,顾以颜色。” 唐 元稹 《为萧相谢告身状》:“如臣宠荣,岂足为諭,慙惶踊跃,进退难安,拜受恩光,战汗交集。”《水浒传》第七一回:“一则祈保弟兄身心安乐;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
[凴高吟]一派
(1) 一条支流;一条水流
一派死水
(2) 一个流派;一个派别
中立的一派
(3) 一片;一阵
一派谎言
[凴高吟]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凴高吟]先民
(1) 泛指古人
(2) 古代的贤人
先民询之。——清· 刘开《问说》
[凴高吟]高处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凴高吟]沉吟
(1) 深思吟味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魏· 曹操《短歌行》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杨朔《茶花赋》
(2) 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轻声沉吟
沉吟放拨插弦中,顿起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宋代,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