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游惠宗寺题磨崖】_何清 | 明代

【游惠宗寺题磨崖】作者:何清 朝代:明代

[游惠宗寺题磨崖]游惠宗寺题磨崖原文

春郊极目思悠悠,风景元来第一州。

山势北从衡岳起,水声东向海天流。

树连洲渚城烟静,峰插云霄野思幽。

怪得地多英俊士,南轩曾有读书楼。

[游惠宗寺题磨崖]诗词问答

问:游惠宗寺题磨崖的作者是谁?答:何清
问:游惠宗寺题磨崖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游惠宗寺题磨崖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何清的名句有哪些?答:何清

[游惠宗寺题磨崖]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惠宗寺题磨崖]参考注释

[游惠宗寺题磨崖]极目

远望,尽目力所及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极目四望。——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义律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游惠宗寺题磨崖]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游惠宗寺题磨崖]风景

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

风景秀丽

[游惠宗寺题磨崖]元来

(1).当初;本来。 唐 张鷟 《游仙窟》:“元来不见,他自寻常;无故相逢,却交烦恼。” 唐 孙棨 《赠妓人王福娘》诗:“谩图 西子 为粧样, 西子 元来未得如。”

(2).来源,出处。 清 方苞 《书老子传后》:“著其子焉,著其孙焉,著其孙之元来焉,於其子孙元来仍著其爵焉。”

(3).表示发现原先不知的情况。 唐 方干 《题赠李校书》诗:“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子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 元 耶律楚材 《万松老人琴谱》诗:“元来底许真消息,不在絃边与指边。”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元来只隔着 弱水 三千, 溟渤 风烟,在那 麟凤洲 偏, 蓬閬山 巔。”

(4).谓追溯原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元来 甄监生 二妾四婢,惟有 春花 是他新近宠爱的。”

[游惠宗寺题磨崖]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游惠宗寺题磨崖]山势

山的形势或气势。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声幽咽,山势崆峒。” 唐 储光羲 《苑外至龙兴院作》诗:“山势当空出,云阴满地来。” 李準 《李双双小传·人比山更高》:“我们绕过一个山头,山势一转,脸前忽的闪出两坡十几里长的大山场。”

[游惠宗寺题磨崖]从衡

见“ 从横 ”。

[游惠宗寺题磨崖]东向

亦作“ 东乡 ”。亦作“ 东向 ”。1.面向东。古代以东为上方、尊位。《逸周书·王会》:“善芳者,头若雄鸡,佩之令人不昧,皆东嚮。” 孔晁 注:“此东向列次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勃 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説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 宋 司马光 《祔庙议》:“若 太祖 已正东嚮之位,则并三昭三穆为七世矣。”

(2).谓向东方进发。《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士卒皆 山 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

见“ 东嚮 ”。

[游惠宗寺题磨崖]洲渚

水中小块陆地。 晋 左思 《吴都赋》:“岛屿緜邈,洲渚冯隆。” 唐 杜甫 《暮春》诗:“暮春鸳鷺立洲渚,挟子飜飞还一丛。” 阿英 《明朝的笑话》一:“如今那有闲洲渚,寄语沙鸥莫浪眠。”

[游惠宗寺题磨崖]云霄

(1) 云块飘浮的高空

三三两两的鸣鸟冲向云霄

哭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

上干云霄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

[游惠宗寺题磨崖]野思

(1).鄙陋的情思。谦称。《宋书·符瑞志下》:“谨献颂一篇,野思古拙,意及庸陋。”

(2).闲散自适的心思。 唐 李嘉祐 《送严维归越州》诗:“乡心缘緑草,野思看青枫。” 宋 苏辙 《咏竹》之一:“廛居多野思,移种近墙阴。”

[游惠宗寺题磨崖]得地

(1).得到土地。《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紓于难,其荣多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秦 兵不獘而多得地,是彊 秦 而弱 赵 也。”

(2).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艺文类聚》卷八八引 南朝 梁 沉约 《高松赋》:“鬱彼高松,栖根得地。” 唐 杜甫 《病柏》诗:“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 宋 曹组 《好事近·梅》词:“ 江 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

(3).谓发迹。 元 李寿卿 《伍员 * 》第四折:“我父亲其时便説,有一子是个村廝憨郎,久以后你须得地,略把眼照覻休忘。” 元 无名氏 《马陵道》楔子:“ 庞涓 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絶恩絶义的人。”

[游惠宗寺题磨崖]英俊

(1) 才智过人的

英俊青年

(2) 容貌俊秀又有风度的

英俊的小伙子

[游惠宗寺题磨崖]书楼

(1).供藏书读书的楼房。 唐 王建 《郭家溪亭》诗:“妆阁书楼倾侧尽,云山新卖与官家。”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咏》:“青纱臺上起书楼,緑藻潭中繫钓舟。”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七场:“ 梁兄 ,这里不是说话之处,请到小妹书楼小坐。”

(2).博学者的雅号。《新唐书·李磎传》:“ 磎 好学,家有书至万卷,世号 李书楼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古今博洽之士,有称府者,有称库者……有称楼者( 李蹊 号 李书楼 )。”

,

  • 【雨后夜坐】_王汝玉 | 明代
  • 【雨后夜坐】_王汝玉 | 明代 >> 【雨后夜坐】_王汝玉 | 明代...

  • 【自题水西别业】_李云龙 | 明代
  • 【自题水西别业】_李云龙 | 明代 >> 【自题水西别业】_李云龙 | 明代...

  • 【侥侥令】_叶宪祖 | 明代
  • 【侥侥令】_叶宪祖 | 明代 >> 【侥侥令】_叶宪祖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