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书舍】作者:吴实 朝代:明代
[竹林书舍]竹林书舍原文
别构宜清赏,翛翛竹满林。
秋风疑凤舞,春雨讶龙吟。
翠色全侵席,凉声半在琴。
悬知君子操,共结岁寒心。
[竹林书舍]诗词问答
问:竹林书舍的作者是谁?答:吴实
问:竹林书舍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竹林书舍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吴实的名句有哪些?答:吴实
[竹林书舍]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二
[竹林书舍]参考注释
[竹林书舍]别构
(1).另造;另创。《魏书·张吾贵传》:“乃从 酈詮 受《礼》, 牛天祐 受《易》。 詮 祐 粗为开发,而 吾贵 览读一遍,便即别构户牖。”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 王粲 诗﹞其原出於 李陵 。发愀愴之辞,文秀而质羸。在 曹 ( 曹植 )、 刘 ( 刘楨 )间,别构一体。”
(2).指字的另一种写法。
[竹林书舍]清赏
清玩
[竹林书舍]翛翛
(1) 羽毛残破的样子
(2) 象声词。形容虫蚁密集、振翅疾飞声
扑面漫漫黑,翛翛神鬼惊。——《西游记》
(3) 形容清凉
但见青松满径,凉气翛翛,炎暑全无。——《水浒传》
[竹林书舍]秋风
秋天的风
[竹林书舍]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竹林书舍]龙吟
(1).龙鸣。亦借指大声吟啸。《文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李善 注:“言己从容吟啸,类乎龙虎……《淮南子》曰:龙吟而景云至,虎啸而谷风轃。”《易·乾》“云从龙” 唐 孔颖达 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
(2).形容箫笛类管乐器声音响亮。《初学记》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刘孝先 《咏竹诗》:“谁能製长笛,当为作龙吟。”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三:“笛奏龙吟水,簫鸣凤下空。” 元 郭钰 《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月明湖水龙吟细,云度 吴 山雁到稀。”
(3).形容声音深沉或细碎。 宋 陆游 《题庵壁》诗:“风来松度龙吟曲,雨过庭餘鸟迹书。” 明 刘基 《题石末元帅扇上有陈大初画松》诗:“永夜高风吹万窍,商声满地作龙吟。”《红楼梦》第二六回:“看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4).形容语声洪亮。 唐 吕岩 《勉牛生夏侯生》诗:“鹤形兮龟骨,龙吟兮虎颜。”
(5).喻指君主的号令。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起陆之贵,际会如期,虎啸风生,龙吟云萃,固非偶然也。”
[竹林书舍]凉声
悲凉肃杀的声音。 明 文徵明 《冬夜》诗:“凉声度竹风如雨,碎影摇窓月在松。”
[竹林书舍]悬知
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竹林书舍]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竹林书舍]岁寒心
喻坚贞不屈的节操。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七:“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宋 文天祥 《至扬州》诗:“折节从今交国士,死生一片岁寒心。” 清 顾炎武 《德州讲易毕奉柬诸君》诗:“亮哉岁寒心,不变霜与雪。”参见“ 岁寒 ”。
吴实,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