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题梅仙山】_陈阐 | 宋代

【题梅仙山】作者:陈阐 朝代:宋代

[题梅仙山]题梅仙山原文

先生吏隐寄南昌,千里来寻物外乡。
汲水尚怜春井渠,藏丹犹发夜坛光。
鹤归华表人何在,犬吠云深日自长。
我拟重来访遗迹,手搘筇杖少徜徉。

[题梅仙山]诗词问答

问:题梅仙山的作者是谁?答:陈阐
问:题梅仙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题梅仙山]参考注释

[题梅仙山]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题梅仙山]隐寄

隐瞒寄托(田地)。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更造板籍,隐寄、飞寄、影占、伪跋悉釐改。”

[题梅仙山]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题梅仙山]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题梅仙山]井渠

地下水道。《史记·河渠书》:“於是为发卒万餘人穿渠,自 徵 引 洛水 至 商颜 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絶 商颜 ,东至山岭十餘里閒。井渠之生自此始。” 王国维 《西域井渠考》:“ 西域 本无此法,及 汉 通 西域 ,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善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

[题梅仙山]鹤归华表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唐 赵嘏 《舒州献李相公》诗:“鹤归华表山河在,气返青云雨露全。” 明 孙蕡 《<朝云>诗序》:“鹤归华表添新塚,燕蹴飞花落舞筵。”

[题梅仙山]何在

在哪里

公理何在?

[题梅仙山]犬吠

狗叫。喻小的惊扰。 唐 杜牧 《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一军无主,仅一月日,曾无犬吠,况於他谋。”参见“ 犬吠之警 ”。

[题梅仙山]来访

来此访问;造访

欢迎来访

[题梅仙山]遗迹

前人留下的痕迹

瞻顾遗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题梅仙山]筇杖

筇竹杖。 唐 许浑 《王居士》诗:“筇杖倚柴关,都城卖卜还。” 宋 陆游 《破阵子》词之二:“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入则有布衲道人,趺坐廊间,筇杖倚壁,花布囊琴。”

[题梅仙山]徜徉

(1).犹徘徊。盘旋往返。《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间。”徜徉,一本作“ 析惕 ”。

(2).犹彷徨。心神不宁貌。《文选·张衡<思玄赋>》:“会 帝轩 之未归兮,悵徜徉而延佇。”旧注:“悵徜徉,思貌。”一本作“ 倘佯 ”。《后汉书·张衡传》作“相佯”。

(3).安闲自得貌。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於 盘 兮,终吾生以徜徉。” 宋 陈亮 《何少嘉墓志铭》:“仲兄 大雅 以疾不涉事, 少嘉 时其起居,使得徜徉以自养疾。” 明 张羽 《秋日苕溪·道中》诗:“闲行无物役,洄沿自徜徉。”

,

  • 【怀黾池寄子瞻兄】_苏辙 | 宋代
  • 【怀黾池寄子瞻兄】_苏辙 | 宋代 >> 【怀黾池寄子瞻兄】_苏辙 | 宋代...

  • 【忆秦娥】_汪元量 | 宋代
  • 【忆秦娥】_汪元量 | 宋代 >> 【忆秦娥】_汪元量 | 宋代...

  • 【咏史上董仲舒三首】_陈普 | 宋代
  • 【咏史上董仲舒三首】_陈普 | 宋代 >> 【咏史上董仲舒三首】_陈普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