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苏堤春晓)】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应天长(苏堤春晓)]应天长(苏堤春晓)原文
曙林带暝,睛霭弄霏,莺花未认游客。草色旧迎雕辇,蒙茸暗香陌。秋千架,闲晓索。正露洗、绣鸳痕窄。费人省,隔夜浓欢,酲处先觉。
重过涌金楼,画舫红旌,催向段桥泊。又怕晚天无准,东风妒芳约。垂杨岸,今胜昨。水院近、占先春酌。恁时候,不道归来,香断灯落。
[应天长(苏堤春晓)]诗词问答
问:应天长(苏堤春晓)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应天长(苏堤春晓)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
[应天长(苏堤春晓)]参考注释
[应天长(苏堤春晓)]林带
为了防风防沙等而培植的带状树林
[应天长(苏堤春晓)]莺花
亦作“鸎花”。1.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唐 杜甫 《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义寺》诗:“鶯花随世界,楼阁倚山巔。” 宋 杨万里 《丙申岁朝》诗:“仙家风土閒中是,岁后鸎花报早无。” 清 孙枝蔚 《寒食对酒有怀兄弟》诗:“兄弟多年别,鶯花故国思。”
(2).借喻妓女。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谁著你恋鶯花,轻性命,丧风尘?”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七:“名都鶯花发皓齿,知君眷眷嬋娟子。”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维扬 本鶯花藪泽,自昔 新城 司李,狎主词盟,红桥冶春,香艷如昨。”
[应天长(苏堤春晓)]游客
(1) 游子;旅游者
(2) 观光者
[应天长(苏堤春晓)]雕辇
饰有浮雕、彩绘的车;华美的车。 汉 张衡 《东京赋》:“是时称警蹕已,下雕輦於东厢。” 唐 顾况 《乐府》诗:“细草承雕輦,繁花入幔城。” 宋 孙光宪 《后庭花》词:“脩蛾慢脸陪雕輦,后庭新宴。”
[应天长(苏堤春晓)]蒙茸
蓬松;杂乱的样子
杂花蒙茸
蒙茸山麓。——〔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应天长(苏堤春晓)]暗香
梅花的代称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应天长(苏堤春晓)]秋千
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
[应天长(苏堤春晓)]闲晓
亦作“闲晓”。熟悉。閒,通“ 嫺 ”。《诗·邶风·柏舟》“威仪棣棣” 毛 传“棣棣,富而闲习也” 唐 孔颖达 疏:“言威仪棣棣然,富备而闲晓贯习为之。”
[应天长(苏堤春晓)]隔夜
过一夜
不喝隔夜茶
[应天长(苏堤春晓)]先觉
事先认识觉察的人;觉悟早于常人的人
先知先觉
[应天长(苏堤春晓)]画舫
装饰华丽的游船
[应天长(苏堤春晓)]段桥
即 段家桥 。 宋 周密 《秋霁》词:“年华易失, 段桥 几换垂杨色。”参见“ 段家桥 ”。
[应天长(苏堤春晓)]无准
(1).没定准,不一定。 明 高瑞南 《宜春令·恨远人》套曲:“今生此身,恩情两分,暗想来生无准。” 明 高瑞南 《宜春令·恨远人》套曲:“佳期只索梦儿频,谁知梦见犹无准。”
(2).不准确。《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何期他杀机太深,亏损阴隲,以致短折,非某推算无准也。”
没有准则或依据。 晋 郗超 《奉法要》:“夫罪福之於逆顺,固必应而无差者也。苟昧斯道,则邪正无位,寄心无準矣。”《魏书·隐士传·李谧》:“﹝ 謐 ﹞著《明堂制度论》曰:‘……是非无準,得失相半,故歷代纷紜,靡所取正。’”《新五代史·司天考一》:“自古诸历,分段失实,隆降无準。”
[应天长(苏堤春晓)]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应天长(苏堤春晓)]垂杨
(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应天长(苏堤春晓)]占先
居优先地位
我们队在比赛中占先
[应天长(苏堤春晓)]春酌
春饮;春宴。 唐 杜甫 《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沙汀 《淘金记》十八:“他在二大爷的春酌席上喝了不少的酒,抬回去的半夜就落气了。”
[应天长(苏堤春晓)]恁时
那时候。 南唐 冯延巳 《忆江南》词:“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宋 柳永 《受恩深》词:“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武王伐纣平话》卷上:“更待数年伐 紂 ,必破矣,恁时方成大事。”
[应天长(苏堤春晓)]不道
(1)
不料
不道 * 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的罪名。——鲁迅《[友邦惊诧]论》
(2)
无道
大逆不道
[应天长(苏堤春晓)]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佚名,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