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_王渐逵 | 明代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作者:王渐逵 朝代:明代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原文

历遍堪舆未畅怀,直从沧海见斯涯。

山当午会千年出,谁向三峰上界来。

真诰谩将符录主,万灵应护洞天开。

凭公为写丹青幅,四百峰头取次裁。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问: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渐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渐逵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2. 罗浮有冲虚观,不足为兹山之镇。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参考注释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堪舆

(1).《汉书·扬雄传上》:“属堪舆以壁垒兮,梢 夔 魖 而抶 獝狂 。” 颜师古 注:“ 张晏 曰:‘堪舆,天地总名也。’ 孟康 曰:‘ 堪舆 ,神名,造图宅书者。’……堪舆, 张 説是也。”《文选·扬雄〈甘泉赋〉》 李善 注引 汉 许慎 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后因以“堪舆”指称天地。 宋 叶适 《中塘梅林》诗:“物有据其会,感召惊堪舆。” 明 李东阳 《植柘陈翁刲股卷》诗:“茫茫堪舆内,此意诚苦辛。”

(2).即风水,指住宅基地或墓地的形势。亦指相宅相墓之法。“堪”为高处,“舆”为下处。参见“ 堪舆家 ”。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畅怀

心怀畅快。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便万剐了乔才,还道报寃讐不畅怀。”《水浒传》第七一回:“当日饮酒,终不畅怀。”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三:“ 莫愁园 畔, 莫斯科河 边,绿林荫下沐浴畅怀。”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当午

正午;中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三峰

(1).三山峰。指 华山 之 莲花 、 毛女 、 松桧 三山峰。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 西华 ,乃观三峰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泪添九曲 黄河 溢,恨压三峰 华岳 低。”

(2).三山峰。指 江苏 三茅山 之 大茅 、 中茅 、 小茅 三山峰。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威仪》诗之二:“大小三峰次 九华 ,灵踪今尽属 何 家。”

(3). 华州 之代称。《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鑾驾在三峰,天同地不同。” 前蜀 韦庄 《秦妇吟》:“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上界

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迷信);天界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万灵

(1).众神。《史记·封禅书》:“ 黄帝 接万灵 明廷 。” 宋 苏轼 《次韵张昌言喜雨》:“精贯天人一言足,云兴岳瀆万灵趋。” 清 龚自珍 《祀典杂议》之四:“召万灵之祐,锡九流之福。”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之二:“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縹緲峰。”

(2).众生灵;人类。《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泰寧,中及万灵。”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遨游上下,使役万灵。” 宋 范仲淹 《天道益谦赋》:“高者抑而下者举,一气无私;往者屈而来者伸,万灵何遁。” 许地山 《别话》:“不会爱或拒绝爱女人的,纵然他没有烦恼,他是万灵中最愚蠢的人。”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天开

超越常规的活动, 焕发、奔放

异想天开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峰头

1.亦作"峰头"。

2.峰顶。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其一]取次

亦作“ 取此 ”。1.随便,任意。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 杜甫 《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 汪文溥 《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 ,七贵三公取次看。”

(2).草草,仓促。《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 宋 陆游 《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 元 朱庭玉 《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3).次序。 北齐 斛律羡 《北齐乐歌》:“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4).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 元 揭傒斯 《山市晴岚》诗:“近树参差出,行人取次多。” 清 朱彝尊 《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诗:“妙舞娑盘歇,华鐘取次催。”

(5).尴尬,进退两难。

,

  • 【阴雨久阻看梅因移一株植之斋头招何龙友同诸子过赏】_李孙宸 | 明代
  • 【阴雨久阻看梅因移一株植之斋头招何龙友同诸子过赏】_李孙宸 | 明代 >> 【阴雨久阻看梅因移一株植之斋头招何龙友同诸子过赏】_李孙宸 | 明代...

  • 【对月】_王邦畿 | 明代
  • 【对月】_王邦畿 | 明代 >> 【对月】_王邦畿 | 明代...

  • 【重阳前一日送周元孚还楚·其一】_佘翔 | 明代
  • 【重阳前一日送周元孚还楚·其一】_佘翔 | 明代 >> 【重阳前一日送周元孚还楚·其一】_佘翔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