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作者:孔武仲 朝代:宋代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原文
秋风解烦暑,尊俎可从容。
尽会青云士,来游群玉峰。
琅函窥一一,金钥发重重,四库传观喜,惟应吏困供。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诗词问答
问:《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的作者是谁?答:孔武仲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孔武仲的名句有哪些?答:孔武仲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参考注释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秋风
秋天的风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烦暑
闷热;暑热。《南史·梁武陵王纪传》:“季月烦暑,流金鑠石,聚蚊成雷,封狐千里。” 宋 辛弃疾 《御街行》词:“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 明 杨慎 《渔家傲》词:“六月 滇 南波漾渚,水云乡里无烦暑。” 郑泽 《夏夜作》诗:“烦暑不我蒸,灵宫自澄澈。”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尊俎
(1).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盛酒器;俎,置肉之几。《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籩豆。”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南归》诗:“天际张帷列尊俎,君歌声酸辞且苦。” 清 唐甄 《潜书·交实》:“子何为不祭?曰:无以供尊俎也。”
(2).常用为宴席的代称。《战国策·齐策五》:“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 宋 姜夔 《法曲献仙音·张彦远官舍》词:“树鬲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明 何景明 《送杭宪副兵备天津》诗:“莫笑谈兵尊俎上,书生元不为封侯。”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从容
(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青云士
《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张守节 正义:“若不託贵大之士,何得封侯爵赏而名留后代也?”后因以“青云士”喻指位高名显的人。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唐 李咸用 《哭所知》诗:“朝为青云士,暮为玄夜人。” 元 刘永之 《感遇》诗之一:“由来青云士,高视笑泥途。”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琅函
(1).书匣的美称。 前蜀 韦庄 《李氏小池亭》诗:“家藏何所宝,清韵满琅函。”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八四:“琅函锦篋深韜袭,留付 松阴 后辈看。”
(2).指道书。 宋 晁补之 《引驾行·长春》词:“待琅函深讨,芝田高隐去偕老,自别有壶中永日,比人间好。” 金 赵秉文 《鲁直乌丝襕黄庭》诗:“《太清虚皇玉景经》,琅函琼笈秘始清。”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仙经》:“琼文、藻笈、琳篆、琅函、皆指道书也。”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之二九:“诗成便返青天去,遗下琅函第几籤。”
(3).犹华翰。 清 顾炎武 《答李紫澜》:“春来两接琅函,著作承明,紬书金匱,自不负平生之所学。”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一一
一个一个地;依次地
一一检查
好一一听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一一以叶自彰。——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一一为具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一一详述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金钥
1.镶金的管乐器。
2.金钥匙。
3.道教指舌。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重重
(1) 很多层
重重围住
(2) 许多
矛盾重重
(3) 充满
烦恼重重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四库
我国古代宫廷藏书的地方,分库收藏经、史、子、集四部类图书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传观
传递着观看。《左传·定公八年》:“‘ 颜高 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新唐书·刘黑闼传》:“ 突厥 得箭,传观,以为神。” 鲁迅 《三闲集·怎么写》:“听说后来 胡适之 先生也在做日记,并且给人传观了。”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诗文赏析
【原题】:
壬申仲秋与东观曝书之会谨赋五言四韵律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