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峪】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西峪]西峪原文
西峪年年来,每来必先到。
今番隔五朝,亦必有其道。
望雨心弗宁,筹苗捷未报。
微霔实屡逢,大胜时亦告。
然未首凶擒,以及尺泽浩。
譬之此探胜,究在得其要。
昨雨诚四寸,草木润新造。
近者信云慰,远者望犹躁。
捷音速飞章,南薰企为导。
[西峪]诗词问答
问:西峪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西峪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西峪]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八
2. 叶
[西峪]参考注释
[西峪]必先
(1). 唐 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谓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有推敬之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轻佻》:“ 郑光业 常言及第之岁,策试夜,有一同人突入试铺,为吴语谓 光业 曰:‘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 光业 为輟半铺之地……居二日, 光业 状元及第。”
(2).以称下第的同人。 唐 韩仪 《记知闻近过试》诗:“短行轴了付三銓,休把新衔恼必先。”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三》:“ 韩仪 与关试后新人诗,有‘休把新衔恼必先’句,此必先又谓下第同人也。”
[西峪]今番
这次;此次;这回
[西峪]以及
表示并列关系,还…,和…,同…
国家领导人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
[西峪]尺泽
(1).小池。《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鯢,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李善 注:“尺泽,言小也。” 唐 柳宗元 《诏追赴都迴寄零陵亲故》诗:“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尺泽拟昆海,培塿忘 华 嵩 。”
(2).针灸穴位名。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素问·至真要大论》:“尺泽絶,死不治。” 王冰 注:“尺泽在肘内廉大纹中,动脉应手,肺之气也。”《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手部主病针灸要穴歌》:“尺泽主刺肺诸疾,绞肠痧痛锁喉风,伤寒热病汗不解,兼刺小儿急慢风。”
[西峪]譬之
谓把它比方作。《论语·子张》:“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
[西峪]探胜
寻访胜景。 唐 韩愈 《送惠师》诗:“日携青云客,探胜穷崖滨。” 明 徐渭 《禹陵》诗:“即遣 子长 重到此,不过探胜立须臾。”
[西峪]在得
(1).《论语·季氏》:“ 孔子 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鬭;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得,贪得。”后因以“在得”为戒绝贪心的典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潘良贵 ﹞晚年力量尤凝定, 秦檜 势正炎炎,冷处一角,笑傲泉石。作《三戒説》,深以在得之规痛自警励。”
(2).犹留得,剩下。 宋 贺铸 《清燕堂》诗:“雀声嘖嘖燕飞飞,在得残红一两枝。”
[西峪]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西峪]新造
(1).新建成;新建立。《书·君奭》:“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 孔 传:“则有坚固王命,其治理足以明我新成国矣。”《三国志·魏志·刘表传》:“以新造之 楚 而御国家,其势弗当也。”《新五代史·杂传十五·王景崇》:“是时, 汉 方新造, 凤翔 侯益 、 永兴 赵赞 皆尝受命 契丹 , 高祖 立, 益 等内顾自疑。”
(2).指新建立的政权。 宋 苏洵 《审敌》:“中原之强固百倍於 匈奴 ,虽积衰新造,而犹足以制之也。”
(3).新作,新编。《旧唐书·高宗纪下》:“敕新造《上元舞》,圆丘、方泽、享太庙用之。”
[西峪]音速
声音的速度,在干燥空气中,在标准状态下,声速是331.4米/秒(750毫米汞柱高)
[西峪]飞章
(1).报告急变或急事的奏章。《后汉书·李固传》:“以 固 为议郎。而阿母宦者疾 固 言直,因诈作飞章以陷其罪,事从中下。” 唐 元稹 《阳城驿》诗:“飞章八九上,皆若珠暗投。”
(2).迅急上奏章。《后汉书·蔡邕传》:“ 璜 遂使人飞章言 邕 质 数以私事请託於 郃 , 郃 不听, 邕 含隐切,志欲相中。”《旧唐书·刘悟传》:“ 从諫 深知内宫之故,乃自 潞府 飞章论之曰:‘臣闻造伪以乱真者,匹夫知之尚不可,况天下皆知乎?’” 郑观应 《盛世危言·电报》:“一旦有事疆伤,飞章入告。”
[西峪]南薰
1.亦作“ 南熏 ”。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唐 王维 《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 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
2.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唐 邬载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东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问 吉甫 子孙。途次,南薰徐来,上语侍臣曰:‘此即《诗》所谓“穆如清风”也。’”
3. 唐 宫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开元 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 南薰殿 。”
4.泛指宫观楼殿。 宋 张先 《庆同天》词:“海宇称庆,復生元圣,风入 南薰 。拜恩遥闕,衣上晓色犹春,望 尧 云。” 清 陈维崧 《贺新凉·作客东京寂寥谁侣西风落叶间诣旗亭》词:“却是 吴 中诸小部,队队檀槽罗帕,羣合乐 南薰 门下。”
5.门名。《宋史·地理志一》:“﹝ 东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门:中曰 南薰 ,东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