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_李正华 | 明代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作者:李正华 朝代:明代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原文

贸东之舍足幽栖,中有先生日杖藜。

水到门前三派合,山来檐下六峰齐。

此间合放吾侪老,何事遥烦公辈题。

自咏数篇浑漫兴,草堂莫比浣花溪。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诗词问答

问: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正华
问: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正华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正华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十六

2. 此诗三四一联文衡山太史为大书镌于吾家门石至今樵叟牧竖过先生故居俱能诵之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参考注释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幽栖

(1).幽僻的栖止之处。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羇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絶。” 宋 范仲淹 《与孙元规书》:“肺疾未愈,赖此幽栖,江山照人,本无他望,以此为多。”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上有 梅仙 采药之幽栖,下有 萧云 读书之故基。”

(2).隐居。《宋书·隐逸传·宗炳》:“ 南阳 宗炳 、 雁门 周续之 ,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 唐 白居易 《与僧智如夜话》诗:“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这确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栖之所。”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杖藜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派合

指水流汇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濡水》:“ 濡水 又东南流, 武列水 入焉。其水三川派合。”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此间

此地

此间已有传闻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吾侪

我辈;我们这类人

吾侪同说书者。——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吾侪闷来村店饮村酒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浑漫

混漫,杂乱。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余究而观之,殊多不备,诸急病其尚未尽,又浑漫杂错,无其条贯,有所寻按,不即可得。”《隋书·经籍志二》:“自是之后,不能辨其流别,但记书名而已。博览之士,疾其浑漫,故 王俭 作《七志》, 阮孝绪 作《七録》,并皆别行。”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草堂

草庐。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浣花溪

一名 濯锦江 。又名 百花潭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为 锦江 支流。溪旁有 唐 杜甫 的故居 浣花草堂 。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诗之三:“竹寒沙碧 浣花溪 ,橘刺藤梢咫尺迷。” 仇兆鳌 注引《梁益记》:“溪水出 湔江 ,居人多造綵牋,故号 浣花溪 。” 唐 张籍 《送客游蜀》诗:“ 杜 家曾向此中住,为到 浣花溪 水头。” 明 梁辰鱼 《七犯玲珑·惜别》曲:“ 浣花溪 畔惊重见,谁发夜深船。” 清 赵翼 《寄题怀杜阁》诗:“逈胜 浣花溪 ,当年只草堂。”

,

  • 【隐居·其一】_王弘诲 | 明代
  • 【隐居·其一】_王弘诲 | 明代 >> 【隐居·其一】_王弘诲 | 明代...

  • 【蒲石为李佥宪题次李先生若虚韵·其一】_江源 | 明代
  • 【蒲石为李佥宪题次李先生若虚韵·其一】_江源 | 明代 >> 【蒲石为李佥宪题次李先生若虚韵·其一】_江源 | 明代...

  • 【无题和韩孟郁·其二】_李云龙 | 明代
  • 【无题和韩孟郁·其二】_李云龙 | 明代 >> 【无题和韩孟郁·其二】_李云龙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