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作者:释元肇 朝代:宋代
[送人]送人原文
春尽江南二月时,盈盈陌上燕差池。
游丝日暖垂千尺,不为行人系别离。
[送人]诗词问答
问:送人的作者是谁?答:释元肇
问:送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送人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释元肇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元肇
[送人]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人]参考注释
[送人]春尽
(1).春去,春天结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薪采者也” 汉 何休 注:“金主芟艾,而正以春尽木火当燃之际,举此为文,知庶人采樵薪者。” 唐 柳宗元 《别舍弟宗一》诗:“ 桂岭 瘴来云似墨, 洞庭 春尽水如天。”《辽史·营卫志中》:“弋猎网钩,春尽乃还。”
(2).谓青春逝去或容颜衰减。 明 高启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诗:“闭门春尽无人问,縞袂春裙不理妆。”
[送人]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送人]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送人]盈盈
(1) 形容清澈
春水盈盈
(2) 形容举止、仪态美好
盈盈顾盼
(3) 形容快乐神情或美好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喜气盈盈
(4) 形容动作轻盈
盈盈起舞
(5) 十五岁
料他年纪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绝尘》
三五而盈。——《礼记·礼运》
[送人]差池
(1) 〈方〉
(2) 失误;疏忽
若有半点差池,我手里不能轻轻的放过了你
(3) 意外
须要好言安慰他,倘有些差池,不是当玩的
[送人]游丝
(1) 漂浮在空中的蛛丝
(2) 调节计时器摆轮运动的细小弹簧。比喻飘动的淡淡烟气
[送人]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送人]为行
(1).谓行仁义之事。《庄子·盗跖》:“ 子张 问於 满苟得 曰:‘盍不为行?’” 成玄英 疏:“何不为仁义之行乎?”
(2).行为。《后汉书·马援传》:“ 保 仇人上书,讼 保 为行浮薄,乱羣惑众。”
[送人]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宋代,释元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