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晴】作者:王铚 朝代:宋代
[夜晴]夜晴原文
雨脚初收天意晴,西风摇落夜寒清。
披衣自起开窗户,落月一山高下明。
[夜晴]诗词问答
问:夜晴的作者是谁?答:王铚
问:夜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铚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铚
[夜晴]参考注释
[夜晴]雨脚
随云飘行、长垂及地的雨丝
雨脚如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夜晴]天意
(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夜晴]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夜晴]落夜
(1).入夜。 明 单本 《蕉帕记·赠帕》:“还须忍耐休焦躁,多管花园落夜风寒暴。”
(2).住宿,过夜。 张英 《老年突击队》:“她知道丈夫不欢喜在别人家落夜的。”
[夜晴]寒清
(1).《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五十里,曰 高前之山 。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 帝臺 之浆也,饮之者不心痛。”后以“寒清”指寒凉而清澈的酒。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看压新醅》诗:“一簀松花细有声,旋将渠椀撇寒清。”
(2).指寒冷之气。《素问·五常政大论》:“寒清数举,暑令乃薄。”
[夜晴]披衣
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韦应物 《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 袁 而归。”
[夜晴]起开
(1).打开;开启。 明 高启 《题美人对镜图》诗:“起开粧阁笑窥奩,月里分明见娥影。” 明 冯梦龙 《精忠旗·存殁恩光》:“老爷身尸,当初是狱卒 隗顺 负出,埋在九曲藂祠北山之下,上树双橘为记,内有太老爷原佩玉环,及大理寺铅筩在上,起开面貌如生。”
(2).方言。命令别人离开或让开。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四嫂:]那可不能!疯哥,起开,我给他洗!”
[夜晴]窗户
(1) 窗和门
(2) ( chuānghu)
(3) 房屋墙上通气透光的装置
[夜晴]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宋代,王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