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作者:宋太宗 朝代:宋代
[缘识]缘识原文
春风绿野遍天地,枯配渐随红日丽。
世界包含雨露新,东郊舒畅芳菲媚。
烟波柳嫩摇拂水,时迁荡飏情已矣。
不言往昔与今来,海岳高深千万里。
[缘识]诗词问答
问:缘识的作者是谁?答:宋太宗
问:缘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太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太宗
[缘识]参考注释
[缘识]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缘识]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缘识]红日
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唐 王建 《宫词》之一:“ 蓬莱 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 南唐 李煜 《浣溪沙》词:“红日已高三丈透,金鑪次第添香兽。” 宋 晁补之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词:“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 大江 东注。”
[缘识]世界
(1)
(2) 一切事物的总和
世界观
(3)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全世界
(4) 佛教指宇宙
大千世界
(5) 指社会状况
现在是什么世界,还允许你不讲理
(6) 领域;活动范围
内心世界
(7) 江山
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 朱家坏。——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8) 大家,众人
不看世界面上,一百年不理才好。——《 * 词话》
[缘识]包含
(1) 里边含有
这个法案包含几条新条款
(2) 同[包涵]。宽容,原谅
请您多包含点
[缘识]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缘识]东郊
(1). 西周 时,特指其东都 王城 以东的郊外。 周 灭 商 后,迁 殷 民于此。《书·君陈》:“ 周公 既没,命 君陈 分正东郊 成周 。” 孔颖达 疏:“ 周公 迁 殷 顽民於 成周 。顽民既迁, 周公 亲自监之。 周公 既没,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陈 代 周公 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 成周 之邑。”
(2).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汉 班固 《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 陈王 鬭鸡道, 安仁 采樵路。东郊岂异昔,聊可闲余步。”《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东郊渐觉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缘识]舒畅
舒畅安适
心情舒畅
我们聚精会神地听下去,思想逐渐开朗,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遵义会议放光芒》
[缘识]芳菲
(1) 花草香美的样子
(2) 芳香的花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缘识]烟波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缘识]荡飏
飘扬;飘荡。 唐 权德舆 《自桐庐如兰溪有寄》诗:“风前荡颺双飞蝶,花里间关百囀鶯。” 唐 赵氏 《杂言》诗:“杏花如雪柳垂丝,春风荡颺不同枝。” 元 汤式 《哨遍·新建构栏教坊求赞》套曲:“ 鲁 麟呈瑞, 周 凤来仪,天香荡颺酒旗风,甘露调和落花泥。”《东周列国志》第四一回:“ 越椒 见大将旗迎风荡颺,一箭射将下来。”
[缘识]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缘识]不言
(1).不说。《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 孙绰 《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管子·心术上》:“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南史·王俭传》:“所以得厝私怀,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缘识]往昔
昔日;从前
往昔初阳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远在往昔的朦胧岁月中
[缘识]今来
(1).当今,如今。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唐 韩愈 《落齿》诗:“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三国志平话》卷下:“今来 献帝 懦弱, 曹操 弄权。”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俺今来这番,俺今来这番。又几回筋斗透鍼关,透鍼关。”
(2).从今以后。 晋 潘岳 《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水浒传》第八二回:“今来汝等众人,但得府库之物,纳于库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资,并从均分。”
[缘识]海岳高深
海之深,山之高。形容极为高深。 唐 窦臮 《述书赋》下:“如海岳高深,青分孤岛。”《北史·越王侗传》:“徒承海岳之恩,未有涓尘之答。” 唐 罗隐 《龙泉东下却寄孙员外》诗:“恩如海岳何时报,恨似烟花触处生。”
[缘识]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宋代,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