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绿猗亭·其四】作者:陈镒 朝代:元代
[自题绿猗亭·其四]自题绿猗亭·其四原文
清风动竹声,明月映竹色。
风月本无心,于竹乃同德。
外直凛贞劲,中洞含虚寂。
作诗为写神,浓墨洒寒碧。
[自题绿猗亭·其四]诗词问答
问:自题绿猗亭·其四的作者是谁?答:陈镒
问:自题绿猗亭·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陈镒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镒
[自题绿猗亭·其四]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自题绿猗亭·其四]参考注释
[自题绿猗亭·其四]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自题绿猗亭·其四]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自题绿猗亭·其四]竹色
竹子的色泽。 唐 许浑 《宿开元寺楼》诗:“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幬。” 唐 李商隐 《潭州》诗:“ 湘 泪浅深滋竹色, 楚 歌重叠怨兰丛。” 唐 刘沧 《题马太尉华山庄》诗:“竹色拂云连岳寺,泉声带雨出谿林。”
[自题绿猗亭·其四]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自题绿猗亭·其四]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自题绿猗亭·其四]同德
(1).为同一目的而努力。《国语·吴语》:“戮力同德。”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夫以善相成,谓之同德;以恶相济,谓之朋党。” 明 宋濂 《<昭鉴录>序》:“天子则元首,诸王则手足,是谓一体者也。其可不同心而同德者乎?”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五百万人同德戮力,如生番之有社寮。”参见“ 同心同德 ”。
(2).指同德的人。 明 方孝孺 《郊祀颂》:“上帝至仁,视民如伤,眷求同德,俾典万邦。”
(3).《国语·晋语四》:“同姓为兄弟。 黄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同姓则同德。” 韦昭 注:“同父而生,德姓同者乃为兄弟。”后因以“同德”借指同姓。 宋 陈师道 《谢田氏》诗:“顾我何堪能至此,正缘同德又同门。”
[自题绿猗亭·其四]贞劲
(1).坚贞刚劲。《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晋 刘柔 妻 王氏 《灵寿杖铭》:“贞劲内固,鲜粲外昭。” 唐 法琳 《辨正论·九箴》:“世贵莫屈,守贞劲也。” 明 宋濂 《题柏庵图后》:“今 庭坚 所守贞劲,而芳誉远闻。”
(2).指竹子。竹子经冬不凋,枝干劲挺,故称。 唐 黄滔 《汉宫人诵洞箫赋赋》:“ 般 斤遽取於贞劲, 夔 律乃知其韞蓄。”
[自题绿猗亭·其四]含虚
谓虚若无物。形容透明。 唐 高适 《同朱五题卢使君义井》诗:“体清能鉴物,色洞每含虚。”
[自题绿猗亭·其四]写神
(1).抒发思想感情。《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纵碧鸡之雄辩” 李善 注引 汉 冯衍 《与邓禹书》:“ 衍 以为写神输意,则 聊城 之説,碧鸡之辩,不足难也。”《文选·马融<长笛赋>》:“是故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喻意。” 李善 注:“言可以通於神灵,感致万物,舒写精神,晓喻志意也。”
(2).画像。画像要求逼真传神,故云。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人中》:“ 钱塘 陈鑑如 ,以写神见推一时。尝持 赵文敏公 真像来呈,公援笔改其所未然者。”
[自题绿猗亭·其四]寒碧
(1).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寒凉的碧空。 唐 陆龟蒙 《吴俞儿舞歌·剑俞》:“技月喉,擢霜脊,北斗离离在寒碧。”
(2).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丛丛浓密的绿荫。 宋 陆游 《东湖新竹》诗:“插竹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明 胡其毅 《孔庙柏歌》:“ 大成殿 前多古柏,树树参天堕寒碧。”
(3).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清冷的湖水。 宋 姜夔 《暗香》词:“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 西湖 寒碧。” 明 文徵明 《斋前小山秽翳久关家兄召工治之》诗之二:“微风一以摇,波光乱寒碧。”
元代,自题绿猗亭,陈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