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钗松】作者:陈岩 朝代:宋代
[五钗松]五钗松原文
五股钗松黛色鲜,山家插鬓不成妍。
道人见了都无用,付与云鬟雾鬓仙。
[五钗松]诗词问答
问:五钗松的作者是谁?答:陈岩
问:五钗松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岩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岩
[五钗松]陈岩五钗松 书法图
五钗松书法作品
[五钗松]参考注释
[五钗松]黛色
青黑色。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 南朝 梁 何逊 刘绮 《照水联句》:“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辉。” 唐 王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诗:“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五代 鹿虔扆 《虞美人》词:“ 九疑 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歛。” 周立波 《民兵》:“天正下着,空际灰蒙蒙。远山被雨染得迷迷茫茫的,有些地方,露出了一些黛色。”
[五钗松]山家
(1).山野人家。《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 太极殿 前作虎视。”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明 高启 《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
(2).隐士。 宋 梅尧臣 《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 魏野 留 富郑公 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 郑公 故,非通例也。” 魏野 ,见《宋史·隐逸传上》。
(3).泛指僧道者流。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吴东昇》:“年八十,临终作诗曰:‘……念我行藏无大过,请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愿,休信山家吉与凶。’”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鄢赵争宠》:“同去山家走一遭……实不相瞒,学生为老母有疾,特求 赤肚子 僊丹。”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称。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宋代佛教》:“意见终于不能一致,而分裂为两派, 知礼 等称为山家,即称 晤恩 等为山外。”参见“ 山家宗 ”。
[五钗松]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五钗松]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五钗松]无用
(1) 不适用的
无用而傲慢自大的文职人员
(2) 没有价值或意义的;没有用处或效果的
在字母表中无用的字母
[五钗松]付与
拿出;交给:尽力完成时代~我们的使命。
[五钗松]云鬟雾鬓
形容女子头发秀美。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花阴下好一个女子也。看他那云鬟雾鬢,杏脸桃腮,柳眉星眼,不由咱不动心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其中人物皆云鬟雾鬢,脂粉薄施,阔袖长裙,语音了了。”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 莲凤 玉肤花貌,云鬟雾鬢,真曲中尤物。”
宋代,陈岩